且言薑子牙被申公豹嘲笑,又與馬氏餬口不儘意,煩不甚煩,乾脆棄卻朝歌,彆了馬氏,隱於磻溪,垂釣渭水。七載過,姬昌美滿返國,薑子牙算得機遇將至,便一意守時候命,不管閒非,日誦“黃庭”,悟道修真,若悶時,則持絲綸倚綠柳而垂釣。
且說西伯侯途遇美意人申傑,一起護送至西岐山,大將軍南宮適、上大夫散宜生等前來迎駕,次子姬發近前拜伏道:“父親皋牢異國,時月累更,為人子不能分憂代患,誠六合間之罪人,往父親寬恕。本日複睹慈顏,不堪欣喜!”
且說西伯侯欲尋賢人尚無眉目,一日與文武閒居無事,見春和景媚,柳舒花放,桃李爭妍,光陰正茂,便聘請文武往南郊尋青踏翠,共樂山川之飲。世人正迤邐行樂,忽見一夥漁人作歌而來,其歌韻度清奇,其內大賢。西伯侯派人上前扣問作歌者何人。
薑子牙再算一卦,方知後果結果,解釋道:“侯爺返國途中遭受追兵,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派其弟子哪吒互助侯爺,然那哪吒送侯爺出五關後並未當即返山,而是大鬨了朝歌皇宮一場。那哪吒原為李靖三子,紂王是以遷怒李靖,讓其將功贖罪攻打西岐,實為取侯爺項上人頭。”
聞太師迷惑道:“陛下的意義是……”
西伯侯愁眉道:“來者非善類,教昌如何應對纔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歌城,金殿早朝。
紂王辯駁了歸去,沉吟道:“太師出戰,必將戰無不堪攻無不克,孤亦心屬之,隻是孤另有籌算。”
散宜生道:“可。侯爺造此靈台,既為災祥之兆,亦為西土之民,若大王出示,萬民自是樂役,或可給工銀一錢,任民自便,不去強他。”
紂王手指輕點寶座扶手,沉默很久,勾唇笑道:“薑尚相周?姬昌自封文王?陳塘關總兵官李靖吃了敗仗?”
薑子牙道:“陛下因疑侯爺有逆反之心,欲除之而心安,侯爺無牢騷乃侯爺之善,然部下將士心有不平啊。且宿世子伯邑考直接因陛下而死於非命,侯爺看得開不代表西岐百姓能安然接管啊。侯爺之死隻能安陛下一時之心,西岐亦後患無窮矣。”
南宮適道:“磻溪釣叟恐是浮名,侯爺莫被騙了。”
薑子牙經常作詩,山野樵夫久過此地,便也會朗朗上口。某日一名叫武吉的樵夫近前少憩,偶見薑子牙垂釣線上叩一針而無曲,便笑他智商笨拙。
西伯侯聽散宜生之言,出示張掛西岐各門,萬民紛繁報名以儘微薄之力,擇日破土興工。當夜時至半夜,正值夢中,忽見東南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往賬中直劈麵而來,而後聽得台後一聲響,火光沖霄,西伯侯頓時驚坐而起,不知此夢休咎。
聞太師出列啟奏道:“陛下,讓臣去西岐平背叛亂。”
紂王高坐於金鑾,白玉階前眾文武擺設,李靖單膝跪在大殿中心,因未能完成任務,慚愧地報完戰事,而後表情忐忑地等候陛下發落。
西伯侯聽罷,頓時怔愣當場,回過神後皺著眉頭不附和誌:“丞相慎言。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況昌年齡已高,不過一條老命罷了。如果殺了昌能讓陛下心安,臣萬死不辭,何必動不肖之念。一旦起兵抵當或是造反,受害者是拂曉百姓,昌於心不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