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公子林硯_95.南北之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前幾天還隻要北方學子,這兩天倒是模糊有些南邊學子也插手了出去。

“隻可惜北方文明之衰非一時之功,現在欲要重立也不是一兩年能成的。再有,雖現在國子監與其他書院已有了些結果,可新進的這一批學子起碼也要比及下一屆。這是在都城,倒還好些,焉知北方諸地呢?”

林硯一喜,柳尚元自知他已有事,忙道:“你先去吧,不必管我。”

“我曉得了,這麼大響聲,聽到了。”

“你……你們南邊的確欺人太過!”

可要說北方文明當真就這麼差了嗎?倒也不是。畢竟北方另有士族,各家的秘聞畢竟是有一些的。隻是對比南邊經濟突飛大進而帶來的文明程度的敏捷晉升來講,便是應了那一句,學如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十餘人之數,便是全加出來,南北差異還是龐大,以現在請願之情勢,恐不敷以安撫北方學子,是以皇上秘而不宣。”

“是!聯名上書奏請陛下,我們走!”

柳尚元也偶然喝酒了,停箸棄杯,言道:“近十年來,南北文明差異確切存在。北方除都城為天子腳下,諸多稼穡製作較為得力,遇事應對也非常及時未曾出亂子外。其他地區總不大承平,不是這裡旱了,就是那邊雪崩,更有塌方之事等等。

“說甚麼科舉舞弊,考官沆瀣一氣!我看清楚是你北方讀書人無能!這些年,我們南邊書院出了多少名滿天下的英才,你們北方呢?”

這是有效處理此次科發難件,安撫南北兩邊學子的體例。也是明朝南北榜案的終究處理之法。

二人分道揚鑣,秋鳴去了沈府,林硯倒是回了林府,進書房,提筆寫下四個字:南北分榜。

林硯將二樓配房的窗戶半開, 便能從裂縫處看到宮門的景象。那邊,諸多學子盤坐著, 口口聲聲要皇上給個交代。

“你這話甚麼意義,你是說一甲前三是我北方做的手腳嗎?”

民生不濟,文明不興。很多書院就此式微。唯都城繁華昌隆。然都城國子監為皇家創辦,雄氣昂然,一家獨大,更有前任祭酒大人自恃自大,容不得京裡有彆的書院搶了國子監風頭,使各種手腕力壓。

料想當中,誰讓他和沈家這乾係壓根扯不清,沈雲舟偏還是第一副考官呢!

這是林硯早就曉得的。可他不能拿出來。或者說,不能由他拿出來。若要獻策,需如果沈雲舟,如此才氣讓他不但不會被連累受累,反而能有功在身,更進一步。

“曉得。以目前的景象, 重閱是必須的。”

“不說國子監便還好,一說國子監,我倒是要問了。古往今來,少年英才很多,可一甲前三都是未及冠之學子,還同出一家書院的,怕是冇有吧?誰不曉得國子監是國粹門楣!”

“有了!福公公說,寧王殿下讓轉告你。已求得皇上鬆口,準予你入獄探監。”

如此一來,比及這幾年國子監被勳貴後輩逐步帶亂了民風,向學氛圍一跌再跌,更出了很多霸道放肆之輩,惹出好些笑話來,外頭名聲也跟著掉了下來後。其他書院便也未能及時挽回頹勢。

“這但是你說的,不是我們說的!若狀元林硯,赫赫大名,出身傲人,誰不曉得?榜眼柳尚元還是理國公以後。更有葉鶴,雖出身豪門,倒是祭酒大人的對勁弟子,愛之惜之。若此中無弊,我南邊人才濟濟,中榜之數高於北方數倍不止,怎會無一人入一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