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拉扯了小白龍一把:“小師弟,那魚妖如何了?”
觀音掐指一算,心中已有計算,三藏見他收了魚妖,卻還是詰問道:“魚妖已收,不知那些死去的童年童女祭品,菩薩要怎等措置?”
菩薩身形在半空當中,嘴唇微張,聲音卻能達到了村民耳中:“你等住在通銀河邊,吃河中魚蝦不計其數,而魚蝦之靈化成妖怪,痛恨之氣不散,便尋上爾等。現在妖怪已被三藏收伏超度,隨我前去西方去,爾等骨肉冤魂也是一同隨去,轉世為人,望今後牢記,萬物皆有生靈,茹素為善。”
要知這昔日鐵扇公主一逃,本來隻存於煉丹爐下的三昧真火缺了半分,落入一個妖怪體內,至此雙種本源,一根生則雙生,一根滅則雙滅,太上老君煉丹正忙,若滅了火,他這一爐丹可算是前功儘棄,倉猝救了紅孩兒體內的火,又告彆了觀音和三藏,回到他三十三離恨天上去。
那童男童女怨氣積聚在通銀河底,如果假以光陰,又要凝集出個妖怪來。
猴子也手足無措,三藏卻聞了聞那流出來的淨水,當日在五莊觀,觀音手揚柳枝,所揮灑出的水也是帶了這蓮花甘露氣味,紅孩兒三昧真火勢不成擋,或許隻要觀音那甘露水才氣克住他,正要喊了猴子去南海走一遭,俄然見得八戒倉促駕雲趕來,身後便是那大慈大悲救世觀世音,還跟了個模樣有些熟諳的白髮老者。
那小白龍見靈感大王一頭紮下通銀河去,便是也跟從了下去,魚妖遊得緩慢,而通銀河內被三昧真火燒死的水族不計其數,皆是被那魚妖揹負了去,或馱在背上,或夾在鰭下,遠瞭望去,便是會聚成了龐大的玄色影子,遊向通銀河底的宮殿。
小白龍冷冷道要不要扶。
老君手掌一翻,掌心便燃起他那三昧真火,但紅孩兒口中嗆了魚妖噴出的那甘露水,不得便利,隻好先讓那口甘露水被吸出來,再按了火出來。小白龍印的是水象,那口甘露水與他倒有進益,紅孩兒漸漸嚥了三昧真火,神采也是好轉了很多。
他話音剛落,便從袖子中便出了一隻竹籃,扔擲了通銀河中去。那竹籃泛著金光,竟是敏捷地沉了下去,觀音閉目,口中唸唸有詞,未幾時,竹籃重新飄回到河麵上,回到他手中。觀音低頭一看,卻發明瞭籃子內有兩條魚,一條乃是從他南海處逃出的金魚,另一條倒是斑紋鱖魚。
那老黿驚詫了半晌,明顯冇有推測三藏會問的如此直接,俄然笑道:“聖僧多慮了。我等本來精怪,從挑選成為妖怪那刻起,便是做好了不被天道所容的籌辦,而那些生來便是怨氣化成的妖怪,他們從痛恨來,又從痛恨去,或許還能放棄痛恨,循環做人,而帶來痛恨的凡人,或許要入牲口道,體味當年施加在牲口上的痛苦――人間萬物劃一,生生循環不息,老朽早已悟出這個事理,聖僧怎還不悟?”
而這金光和之前鼓譟倒是轟動了陳家村的長幼,他們還覺得那幾個外來的和尚與妖怪打鬥起來,正扛了鋤頭鐮刀要過來插手時,便瞥見了半空中的觀世音,寶象淩然,慈眉善目,也不顧泥水,都跪在內裡,叩首禮拜,口中喊著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不幸不幸我等,被妖怪吃潔淨了骨肉。
陳家村村民見了那老黿已是戰戰兢兢,還覺得是妖怪,又見那老黿口吐人語,轉過甚來看著他們,說道:“老朽靈魂守著通銀河,不漲不溢,隻要爾等食素,不再吃我子孫,便保你們安然。”村民紛繁應了下來,站在河旁,看那三藏一行,踩在老黿背上遠去,逐步化成了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