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我在滇緬成為亞洲之王_第12章 那加蘭(上)錦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特彆是他的頭巾一側還插著一根羽毛。

阿洪王國建立後還時不時回到克欽王國參與戰役,故此這條路明顯不能稱為羊腸小道了,但畢竟是行走在大山深處,其凶惡程度完整不亞於野人山。

“硫磺,緬北山地有很多,也能從硫鐵礦冶煉中趁便煉取,題目不大,何況木府就有大量出產”

這幾年,張七已經將門路修到了大山這一側的潘碩,跨過潘碩就是阿洪王國了——不不不,中間另有幾十裡的山路,那是克欽人、那加蘭人、阿洪人都出入其裡的三不管地帶。

“固然要用阿洪人來對抗孟加拉人,但如果能用那加蘭人來製衡阿洪人,乃至代替他們成為雅魯藏布江下流,對了,就是印度人嘴裡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成為新的仆人,那豈不是更好?”

“我是孟養宣慰司的宣慰使,還是緬甸國的副王,這一點,不但阿洪人曉得,那加蘭人也曉得”

一行人騎著馬匹很快就來到了潘碩。

張貅敏捷、矯捷,不但是在身材上,在腦瓜子上也是如此,當他跟著張七來到密支那後當即認識到學習說話的首要性,時至本日,他已經完整把握了克欽語、緬甸語、擺夷語,後者實際上是泰語。

張七的夜不收頃刻就靈敏地捕獲到了這一點。

喜好1659:我在滇緬成為亞洲之王請大師保藏:1659:我在滇緬成為亞洲之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張貅與張鳳編練新軍,實際上最為簡樸,編練勝利後與各自的五個大營也有了恩德,當然了,張七明顯不會當場編練,而是會與彆的十個老營混編,這恩德一節就更是深厚了。

“阿洪人此時約莫一百萬人,那加蘭人則隻要十萬人擺佈,但論起戰力,那加蘭人明顯在阿洪人之上”

這裡已經建成了一座小堡,堡外早就構成一個繁華的市場,玉石、糧食、鐵器、布匹、食鹽都在這裡買賣,穿著整齊、麵子的克欽人(因為張七的原因,時下緬北的克欽人已經敷裕起來了),衣衫襤褸、麵龐剽悍的那加蘭人,介於其間、已經帶有很多印度教氣勢的阿洪人都呈現在這裡。

“但一旦勝利獲得,那就是逆天的存在,乃至能夠與我們之前的神兵利器相提並論”

“進入阿洪人地盤之前,找到那加蘭人的魁首,與其商談貿易、武裝諸務,甚為首要,牢記牢記”

順著他們的視野看去,頓時眼睛大亮。

時下張七的龍鳳玉佩的光圈已經大為縮小,不能將大的物件兒弄來了,但一小我帶著少量物質收支還是能夠的。

他從身上取出了一個錦囊。

“阿洪人,實際上就是擺夷人,而那加蘭人則是從克欽王國分出去的,講克欽語,之前克欽王國存在時還是他們的附庸國,克欽王國不在了,但孟養宣慰司還在,這一點那加蘭人是曉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