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來自未來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采購清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950的新中國底子冇有才氣出產膠片,趕上特彆規格的膠片,連沖刷都成題目。新中國在1958年之前,統統戰役機上的攝像槍拍下的開仗刹時的記錄照片都是要送到蘇聯沖刷的,拿返來以後才氣曉得敵機是否被本機的此次開仗擊中,才氣統計切當的戰果。

另有就是各個鐵路中集站裡有一些之前用來調車現在停用了的機頭,這些蒸汽機頭的工況還行,有按期保養,隨時隨地能夠上路。

1950的新中國幸虧另有那麼些個剩下的機車廠,像是唐山機車車輛廠,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北都二七機車工廠,哈爾濱車輛廠,齊齊哈爾車輛廠,瀋陽車輛廠等等。

遵循目前周蘭拿到的動靜,航天科工個人正要收買這家企業停止重組,把企業的出產方向轉向光學質料的出產開辟,將之前的菲林出產全麵剔除,改成出產光學薄膜。

但是為了油料在朝鮮零下四十度的高溫環境裡不上凍,車輛能夠高溫啟動,小強又讓海南金鹿個人幫手改革了一下啟動體係和換裝了耐高溫電瓶。

從1950的61萬噸,到1951的90萬噸,再到1952的135萬噸,新中國的鋼產量三年裡總量是286萬噸。但是在鞍鋼結合高爐建立結束之前,大範圍自產鋼鐵還是不實際的。小強決定,先采購300萬噸鋼鐵,這一下把將來三年的鋼產量總和都給超越了,投入國度扶植後,能夠大大減緩國度資金的困難,實現輸血的目標。遵循這時噸鋼4500-4900的代價,小強安排的各型鋼材采購與運輸計劃在顛末公司研討後報上來了,總代價達到145億之多,小強冇眨一下眼睛就批準了,計劃立即被交給公司各個部分實施下去。

如許算下來,團體來講,舊的那些機頭已經和報廢狀況一樣,底子不能用了,隻能進博物館或者成品站。

天下有道善者行,給多給少都是情。

題目是2011的鐵道部底子冇有蒸汽機頭可賣了,早就停產的玩意,那邊給你找新的。天下隻要剩下幾百台能夠淘,一些在礦山和大型工廠裡拉貨,其他的根基都集合在集寧鐵路局,當旅遊觀光車輛用,就那還冇多少台能開得,工況很差。

有了鋼鐵和水泥,1950的扶植就有了保障,加上新中國群眾的非常高漲的扶植熱忱和巴望,天下的根本扶植必定是能夠真正的做到大乾快上。

有了價廉物美的優良舊鋼軌和舊枕木,小強藉著和鐵道部方纔建立的乾係,又打起了機頭的主張,動車就彆希冀了,電力也不成能,內燃臨時冇這麼多油料,還是先搞點蒸汽機頭吧。1950缺這個缺的要死,新中國從蘇聯僅僅一種“友愛型”貨色蒸汽機頭就入口了1000輛之多。

這下又是五個億。

鐵道部見小強這個架式,較著是窮瘋了,幸虧狗大戶有錢,因而便籌措著把各個路局的成品和廢機頭一股腦的曬給了小強,比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