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吃晚餐的時候,薛尚宮再次返來,向阿和稟報導:“廢太子確切給陛下遞了一份國書,傳聞還與公主有關。”
方纔在禦書房中,幾位重臣和近臣也見過了這份國書,大抵都同意接管如許的前提,畢竟機遇可貴,奉上門的禮品為何不收?有的人還建議靖文帝藉機舉高籌馬,最好能獲得陽江兩岸的漕運節製權,如許一來,不但能在兩國互市上獲得絕對的上風,乃至今後如有機遇,天下一統的大業也會由北燕來完成。
“你的意義,朕又怎能不懂?隻是這些做給外人看的東西,朕不喜好。伉儷同心,這個時候方是見證你我同心合力的機遇。你不要擔憂,朕自有體例回絕掉這份國書。他的皇位坐得穩,纔有資格跟朕談前提。他如果連本身的皇位都保不住,又有何德何能來封我的皇後呢?”
阿和道:“如果接管,就是對本身知己的叛變!”
阿和接過淡黃色的宣紙,這紙張上的暗紋、氣味都這麼令人熟諳,但是上麵的筆跡倒是陌生的,寫著的內容也讓人五味陳雜。
阿和一怔,從元坤的度量中擺脫出來,道:“但是,這與北燕來講是無益的事情,臣妾不想因為本身一小我的感情,就侵害了江北軍民的生存。以是,臣妾纔想請陛下收回臣妾的封號,或者尋一個罪名也好,就說臣妾失德,有負先帝的和親之命,冇法接管如許的犒賞。北燕能夠通過彆的體例獲得這些好處。”
“都說多事之秋,我們這個春季的事情也很多。”薛尚宮倉促從內裡走出去,神采不是很好。
元坤看了看她,心想她對他真是越來越體味了,他還在躊躇要不要奉告她這件事,但與其一向瞞下去,不如照實說了,讓她本身定奪。
夜深了,阿和靠在元坤的肩窩裡熟睡了。元坤盯著她的睡顏,貪看了好久。
如許的承諾也並不希奇。究竟上,吳燕兩國在互市方麵,一向都是吳國比較占上風,對燕國的一些互市條目也都比較刻薄。曾經因為吳國的君主過分傲慢自大,乃至一度間斷了兩個貿易,直至先帝時,阿和的皇伯父死力修好了兩國互市,還在盟約條目上點竄了一些互市的條目,賜與了北燕方麵更多的好處。不過期至本日,吳國仍然在兩國互市當中處於上風。南邊盛產的茶葉、海鹽、稻米、絲綢都是北燕貧乏的,而北燕的軍馬、皮革和鐵器固然也在南邊頗受好評,但畢竟平常百姓冇了這些也能還是過日子,需求的數量有限。
元坤對國書上的前提是躊躇不決的,於公,這份買賣對北燕一方很有好處,應當接管。於私,他有些鄙夷新帝的這類賣國求榮之行,他乃至站在吳國先帝的態度上想了一想,如果本身的子孫敢為了他國軍隊的支撐就出售北燕的地盤,他必然恨不得從陵墓裡爬出來掐死這個不肖子孫!
阿和大抵地閱過這份國書,前麵的內容不過是新帝對北燕靖文帝的溢美之詞,另有但願吳燕兩國持續聯盟乾係,但願靖文帝能支撐他安定海內的戰亂,他將會給北燕更多的互市好處。
一統天下――這確切是個誘人的詞。古往今來多少帝王都為了這個詞嘔心瀝血,鞠躬儘瘁。但是元坤審時度勢,以現在北燕的氣力還不敷以完成如許的豪舉,如果勉強為之,隻怕這到手的天下要保持下去就更難了。而吳國也未真到了千瘡百孔的境地,現在的新帝看起來已經是大權在握,實際上能保持多久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