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199章 香道也能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代美人多不太愛好吃東西,常常是小半碗米飯就著半壺茶,配上幾縷小鹹菜,愛的恰是那幾口稻米的暗香和茶的芳香。”

“當代閨閣中,即便食葷,也要香花來增加清味。比如西門慶家裡,由善於烹調的孫雪娥統管的內廚房,做出的桂花銀魚鮓,用桂花來熏銀魚調味。”

魯善工拿起一塊玫瑰餅,暗香四溢,咬下口齒留香,彷彿置身花叢中,令人流連忘返。

看著麵前彆具匠心的美食,魯善工俄然想起一句話:紅袖添香夜讀書!

“當代閨秀鐘情於香飲花饌,更傾情於親手製作如許的飲饌,比如董小宛便經心製作各種百般的奇巧甜品,做法真是有著道不儘的魅力。”

“湯浮暗香,茶烹寒雪。”

世人哈哈大笑,很快就把魚毀滅完,紀如煙站起家,笑道:“開胃菜已經咀嚼完,上麵纔是我為大師經心籌辦的香食!”

好一幅美景!

“打鰣魚,供上用;船頭密網猶未下,官長已經備馬送。櫻桃入市筍味好,當今鰣魚偏不早。觀者倏然色彩歡,玉鱗躍出江中泛;天涯舉匕久相遲,冰鎮箬護付飛騎。君不見金台鐵甕路三千,欲限時候二十二……”

“南宋的憲聖吳太後,這位太後對牡丹花情有獨鐘,將牡丹花瓣裹上稀稀的麪糊,入油炸酥。這一妙法,也是閨中花饌的千古絕唱。”

“清朝王府中的特性菜,煎串黃花魚,必然要拌以鮮花椒蕊,如許的魚肴備受福晉格格們的喜愛。”

看著孫女道:“好久冇有吃過你的香道宴,不錯,技術大有進步!”

紀如煙親手給三人各自端上一碗粥,解釋道:“做粥時用鮮牡丹花瓣散入粥中,做成牡丹花粥;插手荼蘼花,就是香美的荼蘼粥。在剛煮好的白米飯上覆蓋一種大荷葉,讓荷葉的清氣與碧色融入粥中。”

“她把秋海棠、梅花、野薔薇、玫瑰、桂花、甘菊花,乃至黃的橙、紅的橘、佛手、香櫞的肉或皮,一一建形成香糖,在冒襄喝酒以後,一下端出幾十隻小白瓷碗,各色鮮豔的香花香果浮動在白瓷映托的飴糖凝露中,其美好動聽,好像天國中的珍羞。”

“荼蘼入粥,荷葉為羹。”

“好,好,不愧是我的女兒,妙技術!”

“可碰翻湯碗,卻又使得這多情公子的心機又轉回到玉釧的身上,擔憂她被燙痛。珍奇的甘旨,倒在不經意間被蕭瑟和忘記,常常恰是這餬口的絲絲纖細處,閃動出一派意遠情長。”

三人夾起來小黃魚,口感跟前麵的完整分歧,花香伴跟著魚鮮,彷彿麵前呈現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魚兒歡暢遊弋此中,不時有桂花瓣落下,被魚兒追逐玩耍。

“特彆是身處高貴職位的官宦之家的女兒,對於香料香花入饌飲天然就特彆鐘情,而也恰是如此,閨中最賞識含芳擷英之味,也最長於把各種香品,化成道道珍羞,讓襲人花氣繚繞在唇齒之間。”

說完小鼻子一皺,有些對勁道:“自此今後,鎮江人也像蕪湖人一樣吃鰣魚不刮鱗。不過也有人將刮下的鱗用線串起來,入鍋同燴,食時撈起線頭,鱗去味留。

紀文峰一挑大拇指道:“天下頂尖美食和天下絕色女兒一樣,鰣魚這類美人,自明朝就被列為禦膳貢品。在金陵設有專門冰窖,每三十裡立一站,白日懸旗,早晨掛燈,驛馬飛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