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76章 女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我國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發明個彆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靠近灰青色,能夠說是白瓷的濫觴。

魯善工用手摸著,感受溫潤如玉的質感,不但是線條蕭灑流利,動靜相濟,形神兼備,加上原質料的精選,所用的瓷土釉料都比當時德化普通白瓷有獨優之處,才使瓷佛顯得質地津潤瑩厚,胎骨均勻堅固,美如脂玉,令人愛不釋手。

幸虧達摩和觀音無缺無缺,特彆是觀音,超凡脫俗,圓潤飽滿,圓融統統,慈悲平和。難怪世人有雲:除非觀音離南海,何來大士現真身。

魯善工癡迷的看著觀音身上的紋理,如行雲流水,好似活矯捷現,令人寂然起敬,高山仰止!

三尊雕像不過四十厘米,可站在那邊,不動如山,沉穩大氣,如中流砥柱,頂天登時!

何朝宗非常重視本身作品的藝術性,不是成熟作品,決不等閒燒製,以是傳世作品較少。據德化窯資深藏家估計,目前存世能夠確以為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數量,能夠不敷百件。

達摩和觀音,低首垂目,麵形長圓,多多極少能看出盛唐佛像的影子,華貴而又莊嚴,既感覺夷易近人而又感受不食人間炊火,細細咀嚼之間,氣韻不凡,令人震驚。

髮髻高束,身披長巾,胸前瓔珞珠佩,何朝宗的觀音完完整滿是一個傳統女神形象!

人物比例非常精確,麵相豐腴圓潤,神情活潑,儀態慈愛仁慈,刀法圓熟流利,衣褶措置超脫如真,幾近挑不出任何弊端。

“不愧是大師,不但是刀法逼真,就連燒瓷也是頂峰之作!”

在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上,外型千篇一概,尤如印刷成品,給人感受是過於規正、古板、毫無朝氣。

魯善工洗潔淨手,雙手合十,恭恭敬敬鞠躬施禮,然後拿起鶴鹿白叟,細心在強光下研討。

達摩衣褶線條皆呈弧線,頭髮絲絲畢現,海水紋紋路邃密,無不表現大師高超技術,精美入微的刀法。

以是學術大將最後用氧化焰燒成的閃紅乃至閃黃的叫作建白,其淡青色乃至景德鎮的白釉叫作填白,彆名甜白。

而麵前的真品則為手工捏塑堆貼,在捏介麵處普通都留有手工捏製的陳跡。細心察看時,統統細節都有纖細竄改,恰是這類藐小的差彆,既能反應出作品的實在性,同時也更顯現其天然和靈氣。

印文的佈局公道高雅,乃至在蓋印的時候,也是非常講究的,就像在書畫作品上落款一樣,持重沉穩,工工緻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