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是一切幸福的總和(原名Σ學院派百合)_第116章 盛老爺家的名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帶的這幅畫並非平常的畫。它是當年無憂城一戶姓盛人家的祠堂中心的掛畫。

“而在這之前,盛家曾有一個家生小僮,名為盛安,與盛家小蜜斯同歲。他家世代為盛家看管祠堂,盛安自小便在祠堂長大,小蜜斯來找他玩,他便和小蜜斯一道在祠堂中遊戲。有人曾經看過他們遊戲,常常是跑到畫前,拿一些小孩吃的糖果供奉著,再與畫中人扳談,不知在談些甚麼。不知不覺到了該避嫌的年紀,盛安與小蜜斯有了私交,終究瞞不下去,給盛家的大人逐出了盛府,剛巧被豪強家買去了。

世人紛繁覺得不信,便要販子將這幅畫拿出來看個究竟。販子倒也不回絕。他將隨身的承擔翻開來,內裡公然有一個有些古舊的卷軸。世人倉猝清算了一張空桌子,讓販子將畫展開一觀。誰知畫上景色竟然與販子所說分毫不差,有青山綠水,亭台樓閣,花草樹木。隻是畫上的樹木都已殘落,人們也全都是愁眉苦臉。台階上麵某個小孩拿著彈弓偷偷對準著白叟的後脊背,假山前麵的山洞中,兩個赤條條的男女正勾在一起偷情。至於臥房內裡的錢箱,早已經大敞著蓋子,內裡空空如也。

酒過三巡,東方的啟明星現了。販子問世人,可有誰情願出資買下此畫。世人固然愛這畫的故事,卻無一人肯出販子開出的代價,因而販子悻悻然籌辦拜彆。就在這時,他被女掌櫃叫住了:

自那今後的一百年間,盛家有人出世就有人死去,畫上的人也就跟著越來越多。供奉上一盆鮮花,山穀間便多出了一樹桃花,燒化一疊紙錢,臥房裡便多出一口寶箱。畫上的人們餬口越來越好,他們全都居住在老畫師繪畫的亭台樓閣上,雲山縹緲間。大哥的吟詩,幼年的喝酒,如神仙一樣生活著。外人傳聞了,都說是盛家積德積善的福報。

盛家仆人勃然大怒,說那老頭是個騙子,親身去到官府報案,要求緝捕老畫師。官老爺是個有文明的人,他說,這繪畫的功力也算不錯,不如就掛在本府的堂上吧。誰知第二天,這幅畫竟然從官府裡不翼而飛。再一看,那畫正掛在盛家祠堂的正中心。世人又驚又怕。俄然一個眼尖的瞥見畫上一角的渺渺雲煙之間俄然多了點甚麼,細心看竟然是盛家方纔過世的老太爺,倒騎著一頭白鹿往天上去。盛家的仆人這才曉得那老畫師絕非常人。當時恰是夏季,盛家仆性命人把一些蟠桃供奉在了畫像前,第二天就瞥見畫前供奉的桃子消逝了,畫上的老太爺笑眯眯的,懷中多了一個桃子。

販子說:我不是來買的,是來賣一幅畫的。賣完我便歸去了。

雖說船上人的活動在江邊看起來頗像神昇天戲,若真的上船去聽他們閒話的內容,就會發明那些一點都不超凡脫俗,反而以驚世駭俗的販子雜聞為多。歸正坐在一起的都是走南闖北的搭客,本日相聚,明日便不知要分開去到那裡,就算所說的故事三分是實,七分為虛,隻要聽者愉悅,言者利落,便也不管帳較很多。

販子卻說:畫上並無署名,距今也隻要百年汗青,不算是甚麼當代真跡。

頂層的客人們都非常歡樂,紛繁感激女掌櫃的慷慨。隻要販子稍稍有點不悅。不過才飲了一碗酒,他臉上的不悅就當即消逝了,話也跟著多了起來。因為是販子,見地比普通人更廣,講的故事也更加風趣。他講了很多無憂城的風景,那邊民風渾厚,民生繁華,雖說販子不及江城繁華,卻也像是一處桃源樂土,世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