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敬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是五受陰,五妄圖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沿,唯觸及離。是受邊沿,唯記與忘。是想邊沿,唯滅與生。是行邊沿,湛放合湛。歸識邊沿。此五陰元,堆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儘。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揚人惡。便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內室之福。奴婢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祖宗雖遠,祭奠不成不誠。子孫雖愚,經籍不成不讀。居身務期樸素,教子要有義方。勿貪不測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弟子規。賢人訓。首孝弟。次謹信。博愛眾。而親仁。不足力。則學文。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恍惚。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能親任。無窮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窮害。小人進。百事壞。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菩提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八道四行觀》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偶然非。名為錯。故意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粉飾。增一辜。
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覺得真。
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是故此中,略而講解;眾生根鈍,鮮於聰明,不能廣知,無量空義;故此尊經,略而說之,異妙便利,各種人緣;為鈍根故,起大悲心,今我演說,此妙典範;如我所解,知眾買賣,是身虛假,如同空聚;六入村莊結賊所止,統統自住,各不相知;眼根受色,耳彆離聲,鼻嗅諸香舌嗜於味;所有身根,貪受諸觸,意根彆離,統統諸法;六情諸根,各各自緣,諸塵境地,不可他緣;心如變幻,馳騁六情,而常妄圖,彆離諸法;如同世人,馳走空聚,六賊所害,愚不知避;心常依止,六根境地,各各自知,所伺之處;隨行色聲,香味觸法,心處六情,如鳥投網;其心在在,常處諸根,隨逐諸塵,無有暫舍;身空虛假,不生長養,無有諍訟,亦無正主;從諸人緣,和合而有,無有堅固,妄圖故起;業力構造,假為空聚,地水火風,合集建立;隨時增減,共相殘害,如同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彆,二上二下,諸方亦二;如是蛇大,悉滅無餘,地水二蛇,其性沉下;風火二蛇,性輕上升,心識二性,躁動不斷;隨業受報,人天諸趣,隨所功課,而墮諸有;水火風種,散滅壞時,大小不淨,盈流於外;體生諸蟲,無敬愛樂,捐棄塚間,如杇敗木;善女當觀,諸法如是,那邊有人,及以眾生;賦性空寂,無明故有,如是諸大,一一不實;本自不生,性無和合,以是人緣,我說諸大;從本不實,和合而有,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圖人緣,和合而有,無統統故,化名無明;是故我說,名曰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惱,眾苦行眾,不成思議;存亡無邊,輪轉不息,本無有生,亦無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我斷統統,諸見纏等;以聰明刀,裂煩惱網,五陰舍宅,觀悉空寂;證無上道,奧妙功德,開甘露門,示甘露器;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眾生,食甘露味;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然大法炬,雨勝法雨;我今摧伏,統統怨結,直立第一,奧妙法幢;度諸眾生,於存亡海,永斷三惡,無量憂?;煩惱熾然,燒諸眾生,無有救護,無所依止;我以甘露,清冷甘旨,充沛是輩,令離焦熱;於無量劫,遵修諸行,扶養恭敬,諸佛世尊;堅毅修習,菩提之道,求於如來,實在法身;舍諸所重,肢節手足,頭子髓腦,所愛老婆;財帛珍寶,真珠瓔珞,金銀琉璃,各種異物;歡樂施之心無悔吝,觀法性空是無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