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_潘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北宋將領,宋朝初期跟從太祖討伐李重進,率軍滅南漢,南唐,北漢,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年)打擊遼國,因批示恰當,導致聞名的愛國將領楊業戰死殺場,後出處於楊業的老婆佘太君的彈劾,被削職三等,後為同平章事。

潘美不但是北宋建國功臣和名將,“平嶺表、定江南、征太原、鎮北門”,兵馬平生,軍功赫赫。 並且他的品德也是值得稱道的。據丁傳靖從《順手雜錄》、《默記》等宋、元、明、清的方誌、雜史等約五百餘種著作中編錄而成的《宋人軼事彙編》所記,“太祖初自陳橋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襴乘肩輿出居天清寺,世宗節名,而寺其功德院也。太祖與諸將同入內,六宮迎拜。有二小兒丱角者,宮人抱之,亦拜,詢之,乃世宗二子紀王、□王。顧諸將曰:‘此複何待?’擺佈即提去。惟潘美在後以手揑殿柱,低頭不語。太祖曰:‘汝覺得不成耶?’美曰:‘臣豈敢覺得不成,但於理未安。’太祖即令追還,以其一人賜美,美即收之為子,而太祖後亦不複問。厥後名惟正者,是也。……名夙者,乃厥後也。夙有才,為名帥,其賢明有自也。”惟正在《順手雜錄》中稱名惟吉,潘美收養柴榮的這個小兒子後,對他很好。後惟正為刺史。以上記錄雖不見野史,但據祝治平盧苗安柴存才的《周世宗柴榮後嗣今安在?》一文先容,浙江省東陽市《寀盧村誌》也有“過後潘美抱養紀王熙謹;盧琰抱養七皇子蘄王熙誨(柴炯)” 記錄,可見潘美收養柴榮之子是失實的。

潘美具有英勇勇敢風格和臨危不懼、先身仕卒的品格。《宋史·李超》記錄,李超“常從潘美軍中,主刑刀。誇姣乘怒殺人,超每潛緩之。美怒解,輒得釋,以是全者甚眾”。這段記錄固然字數未幾,但我們能夠通過“誇姣乘怒殺人”和“美怒解,輒得釋”這段記錄能夠看出:潘美在行軍作戰時,碰到不順心的事輕易發脾氣,對違犯軍令者就要命令殺人。有些是罪不該死的,他的部下賣力行刑的將官李超,暗中暫緩行刑。比及潘美肝火停歇時再去停止解釋,潘美以為有事理的就不再究查。由此看出,潘美固然剛烈秉直,但又是個胸懷漂亮、不記前嫌、不施小計、不玩弄權謀的人。

開寶三年(970年)玄月,任潭州防備使的潘美為賀州道行營兵馬都擺設,率兵伐南漢。據徐光烈《續資治通鑒長編選譯》譯錄,“之前,南漢攻取桂州和連州今後,都把本地群眾趕出來,不準住在城裡”。潘美霸占兩州時,“號令州縣長官招安群眾,建立裡門,給他們簡易的房屋居住”。潘美率兵安定了廣州後,他知廣州。在知廣州期間,按照朝廷詔令。“赦免了廣南轄區內州縣普通大赦所不赦免的人……冇有合法來由的賦稅和分攤全數免除。免除開寶三年之前的欠租。流亡山林之人免罪,招引他們返來……發放糧倉的糧食佈施饑民。……製止嶺南人買布衣在臉上刺字為奴婢,讓彆人雇去以獲得酬謝”。按照朝廷詔命,“全數拔除嶺南各州在劉鋹統治期間的苛捐冗賦,布衣從戎的免除兵籍,招誘逃亡的人返來出產……製止嶺南各州擄掠人中賣作奴婢”,嚴禁官吏和地主兼併欠稅人之妻女作抵押。同時,還把從被南漢放火燒掉的劉鋹宮殿灰燼中拾到的玳瑁、珍寶等全數進獻上了朝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