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內侍在驛館中歇息了一天,沐浴換衣,打起欽差儀仗,玄月初三這天去劉過家中傳旨,在這之前劉過已經讓人把家裡裡裡外外都打掃了一遍,在院子裡設香爐桌案,恭恭敬敬地把黃內侍和伴隨的處所官員迎出來,在院子裡跪著聽了朝廷對他的敕令,按例上麵花簇錦綠的寫了一大堆讚美的話,讚美劉過品性高潔、孝行動人,學問高深等等,然後關頭處所隻要一兩句話。
劉過和王雨霏都是黃內侍到江寧的前一天曉得的,兩人在桃花庵會麵,嘰嘰咕咕籌議了半天,最後決定不接管朝廷的任命。
這恰是劉過要寫的那部書的第一篇和第二篇,他正覺難以下筆,冇想到王雨霏已經代他寫好了,劉過既佩服王雨霏之才,又感念她的這一片恩典,打動的握住王雨霏的手,衝動地說:“我的好霏兒,你不但是我的賢渾家,還是我的張子房啊。”
就在劉過正在閉門著書的時候,一名從宮中出來的小內侍在兩名宮廷侍衛的伴隨下半夜兼程,從水路往江寧趕來,小內侍身上帶著一封朝廷的敕令,名義上是天子趙煦收回的,但實在誰都清楚,做決定的是朝中當政的一幫舊黨大臣和太皇太後。敕令的內容概括起來就幾個字:任命劉過為溧水縣傳授。
在統統書商當中,有一小我最是主動,她也不旁敲側擊地探聽,她直接拿著拜帖上門來找劉過了,讓劉過冇想到的是,此人不是彆人,恰是潘樓的戴夢兒。
宋朝的統治,最低一層到縣級,這縣學傳授又是縣一級官吏中職位比較低的,隻是一個從九品,它的任命本來轟動不到天子和太皇太後,但是因為劉過是從一介布衣被征用為朝廷官員,是天子恩賜,所以是由代表天子的宮中內侍來傳旨。
第二篇題目叫做《陰陽》,是用陰陽二氣的相互轉化來解釋風雨雷電等天然征象,內裡固然有些錯誤,但是大抵上是冇有題目的。
冇體例,固然劉過已經給王雨霏說過多次,兩人不消這麼客氣,但是每次一提及閒事,王雨霏就又變成了阿誰光彩照人、智珠在握的王華。
黃內侍還算會做事,到了江寧先不去劉過家中,先去驛館中住下,然後和處所官員十足氣,江寧府尹蔡恰是新黨一派,對朝廷的任命很不為意,因黃內侍是代表著天子,對他還算客氣,但是要有進一步的指導可就敬謝不敏了。
《啟迪錄》還未完本,就有書商在探聽寫作進度,托門路找乾係地想要承接出版任務,乃至另有人通過各種體例,想要先弄到一兩篇還不決稿的初稿去雕版發賣,他們的但願天然是落空了。劉過想起印第一部書時跑遍了江寧城也冇人承接,最後還是用了迂迴的體例搞定西門達才雕印出版的,現在想起來,真是天差地彆,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應了他申明職位的竄改。
劉過接過手稿翻開,第一篇題目是《天道》,劉過見王雨霏用道家的觀點來解釋宇宙大爆炸實際,真是又覺別緻,又感奇特,不過如果不消些訣竅手腕,將後代的那些實際照搬照抄先容給這個期間,這期間的人還真冇法接管。劉過想隻要能把事理說明白,解釋清楚就行,手腕也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