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_第302章 賞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並且,最首要的是,坐鎮雁門,馬邑又能有甚麼功勞?

老友王仁恭給他送來的手劄,看的他也是潸然淚下,這位老友和他普通,都是一心為國,臨到老來,卻幾乎喪身於宵小之手,留下一地罵名。

這個便宜不但劉文靜趕上了,李破也榮幸了一把,弄了個大將軍府右司馬的古怪職銜兒,所謂的大將軍府,是李淵起兵的時候弄出來的,他自稱大將軍,領兵南下長安。

並且吧,馬邑郡有太守,有郡丞,恰好唐公此次就讓他給恒安鎮軍的這位馬邑通守傳信,可見,此人在唐公心目中實在有些分量。

關西大閥竇氏就是扶風大族,而竇三郎娶了唐公的次女,現在也正在晉陽幫手李元吉,跟李家的三兄弟,友情都不錯,特彆是李元吉,跟竇誕稱兄道弟,出則同業,入則同臥,比親兄弟還親上幾分呢。

與李淵身邊的一些人,還都有了那麼點友情。

前雁門太守王確,雁門郡丞楊長仁兩個,勾搭在一起,想趁突厥南下之機背叛投奔突厥,也是陳孝意率先發覺,並請劉文靜一道斬之。

這時就岔開話題,來了一句,“馬邑通守李定安,曾與竇三郎訂交,竇三郎回晉陽對其人獎飾不已,此人我也見了,辭吐不俗以外,對馬邑太守王仁恭也很推許……”

李世民兄妹,竇誕伉儷,這回有加上了個長孫,都算得上是好來好往……這天下上的事情還真挺奇妙的。

突厥人俄然撤兵北歸,遵循劉文靜的心機,此時應當趁機揮軍北上,將雁門,馬邑兩郡歸入太原治下。

至於突厥雄師撤兵的前前後後,他並不堅信,和其彆人一樣,都覺著李破言過實在,誇大了本身的功績。

想到這些,劉文靜不免在心內裡暗自謾罵,這些該死的鄉黨,成事不敷敗露不足,更加該死的是處所守臣互為援手,高低勾連,天下大亂,皆為此輩而至……

在他看來,劉文靜這算是聰明一世胡塗一時,雁門有陳孝意,馬邑有恒安鎮李定安,都對唐公之令遵行不悖,明顯都存了投效之心。

過後李破想了想,也覺著有點好笑。

好嘛,他這一下就成馬邑郡太守了,能夠說,馬邑軍政大權,都握在了他一小我手中,如許的升官速率,也就是戰役年代,不然的話,給他再加兩條腿,他也跑不了這麼快纔對。

如許的後果結果,劉文靜不會去窮究,因為冇阿誰工夫。

成了,大師便都一步登天,建國功臣,不但能名留青史,並且還能隱蔽子孫,福澤百年。

如許一來,可謂是賓主儘歡,比及長孫走的時候,更是連聲說著,必然將恒安鎮軍的功績報給唐公曉得,不久定來嘉信如此。

給長孫拂塵的時候,聽了劉文靜的籌算,長孫就笑了。

很快,大業十三年六月間,就又有封賞到來馬邑,晉李破為馬邑太守,兼領馬邑通守之職。

當然,這些人起家快,李破也不慢,他的根柢從大業十年時開端堆集起來,到了現在,也比較豐富了,天然就比李淵身邊的人高上一些。

可長孫的到來,卻讓事情便了模樣。

雖說對太原姓李的好感俱無,可李破還是耐煩的歡迎了來人。

歸正,和那些從龍功臣比擬,此時的李破既非李淵親信,也非大閥後輩,更是遠在雲內,禮服從夠說是為太原留守府中眾將之首,李淵身邊的人,冇一個能比得上他,可犒賞卻跟那些人冇法比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