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傳人之邪體_第9章 遺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離劉啟超要複興碧溪一脈的目標實在太悠遠了,遵循他本身的觀點,要想坐穩掌門之位,起碼要半步陰陽天,而要想重新複興雲翠山碧溪一脈,起碼要達到七重陰陽天的程度,乃至要像祖師那樣力證混元。

安葬了師父後,劉啟超在陳舊的道觀前呆立了大半天。

一串銅製鑰匙,一枚品相極佳的玉佩和一封寫著“吾徒啟超親啟”的信封。

劉啟超俄然想起了四年裡和師父一起的點點滴滴,不由得眼圈一紅。

“碧溪秘庫所藏天材地寶乃是我門曆代先人彙集而來,足以令資質平淡之輩化為妙手。但你道行不到陰陽天,萬勿試圖靠近秘庫。即便你具有掌門玉佩,氣力不過關,他們也不會讓你出來的。另有,供桌下方有塊青磚能夠挪動,內裡有為師最後留給你的東西。”

在當今神通界,以佛道五巨擘――茅山、五台山、龍虎山、少林寺、武當山來講,他們的掌教或者方丈起碼是九品混元。門中更是有多量陰陽天的長老和親傳弟子。如此刁悍的高階戰力才氣保持一個宗派的穩定和強大。

銅箱上有道鎖,劉啟超趕緊用錦盒中的那串鑰匙一個一個的試,公然能翻開。劉啟超見到銅箱中的東西,先是一愣,旋即大喜,冇想到看似窮酸的師父還給本身留了這麼多東西。

這件事劉啟超聽師父說過,陳九歌按輩分來講是吳老道的師公,當時他俄然宣佈要與淮南陳氏家屬聯手,去京畿西道瀚海戈壁的一處燒燬古城去尋覓甚麼寶貝。至因而甚麼寶貝,吳老道也不曉得,乃至連他師父,陳九歌的親傳弟子玉陽子也不清楚。但結局是極其慘烈的,碧溪觀和淮南陳家所派出浩繁妙手幾近全軍淹冇。兩家就此式微。隻是劉啟超傳聞這些年來陳家人才輩出,再度昌隆,而碧溪觀卻一蹶不振。

銅箱裡另有一本泛黃的手劄和一卷殘破的竹簡,劉啟超隨便翻了翻,發明手劄裡記錄著師父對於道術和武功的一些心得,而那捲竹簡上麵刻錄的都是一些晦澀的筆墨。劉啟超固然這些年惡補了很多知識,讀了很多文籍,各種字體也有所體味,但這滿卷竹簡他隻看懂了兩個字。

看來師父還真是謹慎,這三清大殿是整座雲翠山靈氣最重的處所,成果藏個錦盒還要貼上一道封閉靈氣的黃符。

留在雲翠山,吃喝絕對不愁,不消說吳老道留下的金銀,但就五百畝良田每年的田租就足以讓劉啟超安安穩穩地過完一輩子。如果就呆在這裡放心修道,按吳老道的說法,踏入虛靈三境也不過是時候的題目。但想晉升陰陽天,隻怕能夠性是小之又小。也就說留下這裡,最多成為神通界的中階戰力。能夠在某一大宗派擔負堂主之類的職位。但彆說成為頂尖妙手,就是高階戰力都是不成能的事。

下山遊曆,才氣有更多的進步,僅僅伸直在小小的雲翠山,明顯是很難有太大的精進。即便強如茅山、五台山等,他們門下的弟子尚且常常下山遊曆。在與邪祟冤孽的比武中強大,在與正道妖人的纏鬥中晉升。

“我碧溪一脈自三代之前便開端式微,人才殘落。為師雖修道數十年,何如囿於資質,至死都達不到祖師當年的境地。你乃是天生的青煞鎮頂相,今後說不定能踏入那一步。為師去後切不成懶惰,當每日勤練術武,有朝一日複興我門,為師泉下亦感欣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