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李義_0039:太原王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子康啊子康,允之前傳聞你的名聲時,還多有不信,現在才曉得,這世被騙真是有神童的存在啊。”王允大笑著說道。

王允本年40歲,而李義不過13歲,26年的年齡差異並冇有停滯他們之間的交換,從詩詞歌賦到統兵技藝,兩人找到了無數個共同的話題。

“算不上北伐,不過自永壽二年以來,胡人單於檀石槐多次擾邊,更回絕本朝的和親封王,這等奇恥大辱,朝廷又如何甘心?”王允有些無法的歎道。他的神采很丟臉,不過也很普通,本來和親封王就算是漢朝向鮮卑低頭了,可這類環境下,那檀石槐竟然毫不躊躇的就回絕了,這的確就是赤裸裸的打臉。

嚴格說來,【白馬篇】當然是傳世佳作,但如果是普通環境下,卻也不會讓朝廷如此震驚,但現在,朝廷籌辦征討鮮卑,就呈現了這麼一首詩,如何不讓劉宏高興?並且還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所作!

隨即王允拿起簡策唰唰唰就寫了起來,轉眼之間,李義剛纔吟的【白馬篇】就變成了斑斕的筆墨。“人家是過目不忘,你小子倒是過耳不忘?!”李義無語的看著隻聽了一遍就將【白馬篇】寫了下來並且一字不差的王允,心中頓時就無語了。

這麼熱烈的事情,天然瞞不過李義的夫子張奐,以及曾經對李義有教誨之恩的橋玄了。

“然明公,此子大才,不能為朝廷效力的話,當真是太可惜了!”橋玄點頭感喟著。自從橋玄入朝以後,從河南尹一起升到了司空、司徒,可隨後因為朝中的各種爭鬥,讓他非常心灰意冷,隨即就將這些年產生的災害歸咎到本身身上而被奪職。

不過李義天然也不成能替那些孺子郎們說話,畢竟又不熟。他們兩人不竭談天說地,當然更多的還是關於管理處以是及抵抗胡人的題目。

“大行動?莫非聖上籌辦北伐?!”李義聞言古怪的問道。北伐,自從漢武帝劉徹以後,曆代漢朝天子哪個都想再現武帝的不世之功,隻是北伐又哪有那麼簡樸呢?彆的不說,單單國力這一點,李義就不感覺現在的大漢朝能夠撐得起北伐的耗損。

“對了子康,傳聞比來朝廷對北方胡人會有大行動……”王允一臉奧秘兮兮的說道。

“好詩!好詩啊!子康之才,實在讓允甘拜下風啊!”待李義吟完以後半響,王允纔回過神來大聲讚歎著。

“嗬嗬,有感而發的拙作罷了,子師過譽了。”李義有些難堪的笑道。他是真的挺難堪的,因為在宿世看網文的時候,他就挺鄙夷那些各種抄襲詩詞裝逼的穿越者。可現在,他本身竟然也成為了此中一員,這讓他如何不難堪?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那也不必然,聽文修所言,彷彿子文臨終前同意讓子康退隱了。”張奐聞言輕笑道,“如許,就讓我修書一封,摸索一下這小子。”

簡樸來講,這是吉兆!起碼張讓他們都是這麼和劉宏說的。

對於王允的話,李義並冇有辯駁,因為他也不曉得孺子科裡的那些神童到底都是甚麼樣的傢夥。不過不管如何想,這些人應當也不成能像王允口中那麼冇用纔是。

一首曹植的【白馬篇】,被李義稍作點竄後緩緩吟了出來,不得不說,這些年來的詩經禮記李義並冇有白看,看看王允那目瞪口呆的神采,就曉得這首白馬篇讓他有多麼的震驚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