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多喜風雅之事,彷彿越曲直高和寡,越是能凸顯其不凡,是以徐州飲茶之風雖比不得蜀地稠密,卻也遠勝於其他處所。
大伯父甄誌謙是一典範的文人,極是嗜茶,每日皆要飲茶一番,且親身烹煮。耳濡目染之下,她和甄姚可謂都是從小打仗茶飲,也都隨甄誌謙一起學認茶煮茶飲茶,數年的功底堆集下,她現在雖能辨茶吵嘴,也能大抵品出茶源於何地,可一手烹茶工夫卻遠不如甄姚,在會飲茶人眼裡最多是能入口罷了。
公然曹鄭朗聲說道:“好!你我父子同心,立我曹氏千秋偉業。”
現在皇權旁落,外戚專政,各地豪強乘勢崛起,可謂是群雄並起,逐鹿中原。
一番話說得鏗鏘激昂,卻也聽得人陣陣心驚。
曉得話有蹊蹺,甄柔沉下心來,持續耐著性子聽下去。
思路如泉湧來,統統的動機都指像一個,曹鄭要立曹勁為世子!
曹勁這是直接開門見山的向曹鄭表白了態度。
這時,曹鄭卻含笑看了甄柔一眼,道:“阿柔乃甄公先人,且和仲策你一樣,身上留有一半的皇室血脈,你二人所生後代必然聰慧過人。”
畢竟按曹鄭現在都還南征北戰來看,當是不平老。冇想到竟是如平常大人公,催起兒子和兒媳早日生兒育女。
從侍女手中接過甄姚烹煮的蒙山茶,無需低頭聞,清冽的茶香隨之傳來。
“……”甄柔聽得一陣無語凝噎,冷靜放下茶盞。
聽到曹勁不假思考地直言他當丁壯,曹鄭不由一笑,也冇否定曹勁的話,他直接揭過此話,另道:“可和我平輩之人,早已享含飴弄孫之樂,我卻隻要一孫。你來歲也不消去了袞州了,當是早與阿柔為我曹家開枝散葉。”
可非論後代都要親身教誨呢?
他想獲得世子之位,也曉得世子之位的背後是甚麼。但若與世子之位失之交臂,他也會為曹家打天下。
他的女兒,當是公主。
不過曹鄭坐擁全部北方,可謂大人事忙,怎會有閒心管她和曹勁生子?何況曹鄭本身也不缺子嗣,最小的八公子也才四歲,他完整不消焦急。
這是好茶之妙,卻也離不開烹茶人之功。
念及此,甄柔忍不住胸口咚咚狂跳,向曹勁看了去。
甄柔將手中的蒙山茶湯飲下,不由舒暢地微眯了眯眼。
現在將她將來能夠所出的女兒比作長公主,豈不是表示曹勁是擔當人選?
曹勁放下茶盞,道:“我是粗人,品不出辨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