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看來,李氏本人跟傳言有很大的出入啊。
再者,安國公府當家做主的是王懷瑾,王家的財產就算都留在安國公府,那也冇有便宜了外人啊。
霍順和段成棟越聽越感覺不像話,兩人的眉頭都皺得緊緊的。
李家大兄趕快咳嗽一聲,“當年萬氏太夫人不是給你們分了家嘛,統統按阿誰章程走。”
對於李家人,趙氏談不上討厭,但也不喜好。王、李連姻這些年,李家人用實際施動解釋了甚麼是“白眼狼”!
李氏這蠢貨還嘮嘮叨叨的做甚麼?
李氏不解的看向兩個哥哥。
趙氏不在乎錢,可也不肯當冤大頭!
很好,現在霍順和段成棟明白王鼐為何會做出那樣的規定了,他這是防著王鼎呢!
想到這裡,李氏不再糾結,重新跪坐好,又是一副高雅貴婦的模樣。
李氏急著走,也就冇有在乎一些嚕囌,打包了嫁奩,拿好王鼎的“私產”,催促王鼎那一屋子的侍妾敏捷清算金飾,一家人當天便搬離了國公府。
還是寸心堂,還是趙氏主持,還是霍、段兩人做見證,還是為了分炊,隻是分炊的工具變成了王鼎一家,也多了李氏的孃家前來圍觀。
為何是三成?嘿嘿,這是王家屬計規定噠:非承嗣子隻能分得產業的三成!
不算親熱、卻也不失禮的跟李氏的兩個兄長打了號召,趙氏便開端進入了正題。
國公府的統統財產,嚴格說來,都是王鼐賺下的。王鼎一家在國公府根基上就是白吃白住。
發覺到霍順和段成棟非常的眼神,李氏兄弟內心一緊,這才發明自家妹子越說越離譜。
李家人吃王家的,用王家的,連兒子的前程、孫子的學業也都靠著王家。成果呢,他們對王家不但冇有涓滴戴德,反而到處嫌棄。
隻是當時萬氏想把兩個兒子都拘在身邊,冇有讓王鼎一家去本身的新宅,而是都留在了國公府。
她猛的反應過來,是啊,現在要緊的是從速走人,財產甚麼的,大可今後再說!
更不消說,國公府現在的仆人是他們的兒子,趙氏平白得了這麼好一個擔當人,於情於理都該好好的賠償他們。
而趙氏的做法,卻再次獲得了霍、段兩人的讚美:不虧是教養過賢人的懿德夫人,做事就是大氣!
在踏出國公府的那一刻,李氏完整鬆了口氣,隻是心底有絲不對勁的感受,彷彿那裡有題目。
不愧是伉儷多年,王鼎的眼神,李氏一下子就讀懂了。
她感覺,這些年裡,她代趙氏主持中匱,王鼎幫王鼐支應內裡的寒暄,他們伉儷冇有功績也有苦勞哇。
正想說些甚麼,一向溫馨如雞的王鼎開口了,“兩位舅兄說的是,統統就按當年阿孃的意義辦。”
趙氏也冇有真的遵循當年的和談分炊,她將李氏當家這些年國公府添置的財產分了三成給王鼎。
趙氏聽李氏訴說前些年管家的不易,內心煩厭的不可。都是千年的狐狸,你丫在老孃麵前玩兒甚麼聊齋啊。
李氏卻會錯了意,覺得哥哥們是驚駭趙氏,內心不由有些氣惱。
是,李氏確切為國公府做了很多,但也不是冇得好處啊。管家甚麼的,公開裡弄點油水不要太簡樸喲。
王鼎的爵位冇有兄長高,宅院也不及國公府氣度,但也是三路五進的大宅,位置也不錯。
談妥了分炊細則,接下來就是詳細的分炊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