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家人,趙氏談不上討厭,但也不喜好。王、李連姻這些年,李家人用實際施動解釋了甚麼是“白眼狼”!
她猛的反應過來,是啊,現在要緊的是從速走人,財產甚麼的,大可今後再說!
李家二兄也跟著說道,“對對!”
再者,安國公府當家做主的是王懷瑾,王家的財產就算都留在安國公府,那也冇有便宜了外人啊。
趙氏就不信了,依著李氏的性子,她管家那些年會甚麼都冇做。
李氏急了,正要說話,王鼎一個眼刀飛了過來:蠢婆娘,你不是想從速分炊,好快些分開王家這個瘟疫之地嗎,如何到了關頭時候,卻還為了仨瓜倆棗的跟趙氏墨跡?
不愧是伉儷多年,王鼎的眼神,李氏一下子就讀懂了。
想到這裡,李氏不再糾結,重新跪坐好,又是一副高雅貴婦的模樣。
現在不跟她計算也就罷了,她竟然另有臉要“賠償”?!
在兩人的印象中,李氏讀過書,很有端方,上能孝敬惡妻婆婆,下能教養出王懷瑾如許超卓的兒子,軍中很多老袍澤都公開裡戀慕王鼎的好福分,一個粗鄙的兵漢竟娶了這麼一個賢妻良母!
對此,兩兄弟都很有默契的弄了個“私庫”,用以儲存各自的私產。
很好,現在霍順和段成棟明白王鼐為何會做出那樣的規定了,他這是防著王鼎呢!
這那裡是甚麼有教養、守端方的朱門貴婦?清楚就是個在理攪三分的販子惡妻啊。
李家人吃王家的,用王家的,連兒子的前程、孫子的學業也都靠著王家。成果呢,他們對王家不但冇有涓滴戴德,反而到處嫌棄。
國公府的統統財產,嚴格說來,都是王鼐賺下的。王鼎一家在國公府根基上就是白吃白住。
兩兄弟住在一起,但財產卻做了豆割。而王家是泥腿子出身,底子就冇有甚麼財產,最大的、也是獨一的財產便是王鼐兩人兵戈這些年的“積儲”。
正想說些甚麼,一向溫馨如雞的王鼎開口了,“兩位舅兄說的是,統統就按當年阿孃的意義辦。”
李家大兄趕快咳嗽一聲,“當年萬氏太夫人不是給你們分了家嘛,統統按阿誰章程走。”
李氏兄弟到底是做了官的人,多年在宦海打滾,讓他們多少有了些眼界和城府。
那是王家方纔來都城的時候,先帝封賞諸多功臣。王氏兄弟軍功彪炳,也都被賢人按功犒賞了爵位和室第。
在踏出國公府的那一刻,李氏完整鬆了口氣,隻是心底有絲不對勁的感受,彷彿那裡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