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伏魔錄_七章第四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西安府其城乃青磚大石累疊,高四丈,底闊六丈,頂五丈,可八馬並騎,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垛口順次鱗比,有城門四座:東門長樂,西門安寧,南門永寧,北門安遠,皆是三重城門,堅毅非常;

以鐘、鼓二樓而分,陝西及西安府的各級衙門、校營等皆在鼓樓其近旁,想來秦家兄妹若真被朝廷救援,便應是在此處刺探,是以葉沈二人則是向店家問清了路途,便直奔鼓樓而去。

二人不由得連連點頭,心中歎道,矛戈訂交、烽火塗炭之時,性命便真若螻蟻普通,布衣強大想要求生,當真是萬分艱苦!

兩人行遊探查了一番,西安府巡撫府衙、佈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察院、永壽、興平王府、鎮國將軍府等皆列門路兩旁,一起行去,二人默記在心,先自熟諳了很多。

因為義兵據此僅二百餘裡,方纔離城數十裡處,便已是見到官軍巡查,而此處更已是防備森嚴,城牆之上旗號獵獵、戈甲暉映,營軍卒俱陳與牆垛之間,凝目肅望;

行了一個時候,已是行至東城,二人一起留意漫行,但見都批示司、總督府、太府、虎帳校場順次而過,此時二人麵前俄然呈現一麵城牆,外有渠壕,沈詹低聲道:“這便應是秦王府了!”

秦王朱公錫,乃是洪武天子四世孫,這秦王府不愧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藩封”,彷彿便是仿造北京紫禁城那般補葺成這城中之城。

沈詹深思道:“各官衙代理公事,並非留宿之所,我看秦家兄妹一定在此,倒是虎帳校場、鎮國府邸,才便能夠,這秦王朱公錫總理西安府,而邇來秦王府頻有武林中人出冇,我看便應是先切磋一番纔是對的!”

葉沈二人解纜出得鎮西府,一起北行,但見路邊郊野當中,麥疏草旺,田間農舍破敗不堪,百姓俱已逃如山中,除了些許義兵立於城外的營寨外,便再望不見彆的人了;瞭望而去,並無一點一片春夏之際的繁忙氣象,阡陌田間、井巷舍坊,皆是一派蕭索,隻楊柳白絮還悄悄的漫天飄落。

兩百餘裡路,快馬飛奔之下,僅僅兩日午後,二人便已是遙瞥見了西安府城,待垂垂近前,方覺更加震驚;

葉知秋也悄悄點頭,兩人抬眼望去,其內有磚城雄郭,外有蕭牆。蕭牆和磚城之間波泛動,渠壕河水通過乃自龍首渠從城東滻河引入,有端禮、廣智、體仁、遵義四座城門,擺列南北東西,城門外側,王城外牆與渠壕之間,則俱是秦王朱公錫的屬官虎帳。

二人行至前麵亮了那塊秦府的青色玉牌,守城軍卒卻也未輕放,細心盤問一番,二人將先前編兌的由頭說了一番,才便放了二人入城。

二人便吃喝罷了,抱衣小憩,隻待徹夜過午,半夜時分便去秦王府。

沈詹聞言點頭道:“也隻好如此,不過一時也冇法尋得,不若徹夜你我便先去一探究竟!”

城牆高大宏偉,不由得讚歎不愧為大唐遺都,但見城高壕深、雄鎮奇偉,一派震驚氣象。

護城渠壕內沿築有高六尺,厚二尺的壕牆一道,外逼壕塹,內為夾道,以增護城渠壕戰護之力。

兩民氣中暗自吃驚不已,這等雄關巨鎮若義兵要攻打下來,隻怕不知要多少性命才氣填成!

到得永寧門,卻見守城軍卒盤問極是詳確,並添有神機營軍卒手執火銃擺佈邊立,而後竟然另有三個錦衣衛,魚龍袍極是刺眼,左手按在繡春刀上,在旁監督,這等嚴查倒是讓二民氣中一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