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將軍對法家又有何觀感?”諸葛亮收起了笑容,嚴厲的問道。
荀文倩和黃月英相視一笑,黃月英拉著蔡璣向前麵走去,一邊走一邊打趣道:“小玉兒,我看你可發福了很多,是不是……”
她前麵的話是對著黃月英說的,前麵的話倒是對著阿誰侍女說的。那侍女眨著眼睛想了想說道:“我好象聞聲將軍說甚麼法家過於嚴苛,於百姓倒黴甚麼的,先生卻說百姓愚笨,合法嚴法拘束,方可循規蹈矩甚麼的。”
“嗬嗬,現在說這些都太遠了。”曹衝點頭道:“我大漢劫後餘生,百業殘落,戶口耗減,滿目瘡痍,那裡另有氣力行此撻伐大事,但這些卻實在是我心中的慾望,以是纔想請先生如許的大才互助,先讓我大漢的子民能吃上飯,穿暖衣再說。”
劉琮笑道:“子平,莫要自謙了,我看你的水準不亞於我襄陽書院的工學畢業生。如何樣,彆在這山裡呆著了,跟我去襄陽找點事做,過了年有好些作坊又要招人,憑你的本領,去做個領事是冇有題目的。”他打量了一下諸葛均,又說道:“不過你的學問這麼好,做個領究竟在可惜了,還是跟著表姊到書院裡去教書吧,你的辯纔好,必然會講得比我出色,如許也好讓倉舒免了我的教席這頭疼的差事。”
諸葛亮見曹衝這麼恭敬,也不好再拿譜了,欠了欠身還了一禮:“將軍過獎了,既然將軍有言,亮不揣妄陋,就猖獗一番,有不當之處,還請將軍包涵。”
諸葛亮的先人諸葛豐是西漢元帝時的名流,以明經為郡文學,曾經官至司隸校尉,卻以法律嚴苛獲咎了人,被貶為庶人,終故鄉中。但諸葛家的法學傳統卻一向傳承不竭,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為太山郡丞,也是以明法聞名,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也對法學很有成就。不過因為大漢朝的儒學傳統權勢很大,以是他們都以儒學為表,法學為裡,兼學儒家典範。
“趙子龍做了涿郡太守,徐元直也去了涿郡為長史,幫助趙將軍。”諸葛均俄然說道。
“等等又何妨,文王還背了太公八百步呢。”諸葛亮甩開諸葛均的手,有些不快的說道。
蔡璣苦了臉,撅著嘴說道:“這下子有得算了,夫君說得鼓起總要算個半天的,這午餐也不知甚麼時候才氣吃上,我可餓得不可了。”
劉琮嗬嗬一笑:“我是無所謂,歸正也是常常見麵的,表姊如果情願讓他去幫我,我倒是求之不得呢。對了,子平,孔明兄長和將軍談得如何樣?”
蔡璣對勁的笑道:“我猜啊,夫君又得說他那一套以民為本的孟子學說了,這一個假儒,一個真法,估計還得有一陣子吵吵呢。”
“兄長……兄長……”一陣短促的叫聲傳來。
第二節 儒法
“假儒?”黃月英有些驚奇。
“秦以法強國,也以法亡國。”曹衝很謹慎的說道,他對諸子百家的東西略微體味一些,但體味得實在有限之極,僅僅是一些外相罷了,前次和劉先秉燭夜談,他就發明本身對黃老之術曉得得過於陋劣,此次為了要和諸葛亮談法家,他事前就教過荀悅和王朗,算是有點底,但畢竟隻是臨時補的課,要想在這位臥龍先生麵前說法家,他還是有些惴惴不安。“但要因為秦的亡而否定法家,明顯有些失於公允。墨客論事,喜好攻其一點,不及其他,甚是不當。秦雖以法亡,但是如果冇法,他又如何能橫掃六國,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