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點頭道:“兩人還冇甚麼動靜,不過能夠動靜方纔通報歸去。你走後,又拖了他們二人的使者兩日,才和他們擺明態度。現在也不過五日,動靜通報歸去,他們有了決定,再傳往火線,也要一段時候。不想你這麼快就打退了遼國,看來要讓邸報儘力鼓吹抗擊西夏了。”
晁勇點頭道:“父皇說的是,我們始終占著大義,他們想要攻打我大梁也要考慮天下民氣。”
第二種說法明顯比第一種更加靠譜,不然隻是一場考覈的話,就算考覈分歧格,大能夠製止他們再以天文說事,而不至於要刺配吧。
晁蓋皺眉道:“此人道子倒是有些剛烈,並且文武雙全,恐怕不好節製,是以我才躊躇不決。”
官方便有傳言,宋太祖趙匡胤打下天下後,先人卻冇法擔當天下,是以引金兵來抨擊。朝中很多臣子也建議宋高宗在宋太祖一脈選一小我先人做太子,還位於太祖先人。
趙光義和趙廷美的名字本來是趙匡義、趙匡美,但是趙匡胤做了天子後,兄弟倆要避哥哥的諱,就改成了趙光義、趙光美。以後趙光義即位,趙光美又要避趙光義的字,又改成了趙廷美。
晁勇點頭道:“江南情勢呢?”
晁蓋道:“京東是我們起兵之地,加上先前已經打下半個京東,欒廷玉和秦明已經把京東統統州府都打下了。實在也冇產生甚麼戰役,趙佶的聖旨和我雄師雙管齊下,各州府都是望風而降。他們已經奉旨班師,京東境內流寇倒是未幾,不日他們便可返回了。呼延灼和史文恭一起碰到一些抵當,不過有火藥破城,二人又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倒是也全數攻占了京畿地區,不過境內有很多潰兵、流寇,他們要掃蕩潔淨,恐怕需求一些光陰。”
固然趙匡胤比趙光義年長,但是很難說,趙匡胤就會死於趙光義之前。再者趙匡胤歸天時,兒子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也不能說是季子了吧。就算杜太後和趙匡胤真的有商定,也必定會偶然候商定,不成能趙匡胤的兒子不管多大,都傳位給趙光義。
晁蓋點頭道:“好,有你帶領我大梁軍隊,信賴譽不了多久,這天下也就是我晁家的了。吳用還想了個戰略,我們也抓到了一些宋太祖先人,此中有一個趙子崧,也是宋太祖的六世孫,和童貫拔擢的趙子偁平輩,是崇寧五年的進士,先前是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件,在宋朝皇室中很有一些聲望。吳用建議把此人放到江南去,挾持他建立另一個南宋朝廷,分化江南,以免童貫坐大。”
晁蓋點頭道:“你的擔憂也不無事理,東京糧草倒是不缺,如許,我們趁他們還冇撕破臉,讓水軍多往秦鳳路運送一些糧草。到時你們也不消擔憂糧道被斷了。”
趙廷美說來也是個不幸人,為了避諱,名字一改再改,最後卻因為趙光義假造出來的“金匱之盟”,被安上謀反之名,鬱鬱而終。
晁勇道:“我們固然兵馬略少,但是我們有黑火藥,擊退西夏並不難。就怕王慶和田虎在前麵反叛,我們輕鬆打退遼國,如果再在西北獲得一些戰果,王慶和田虎必定驚駭我大梁挾大勝之勢掃滅他們,一統天下。到時恐怕他們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斷我糧道,或者出兵擾亂我們。”
趙光義厥後逼死趙匡胤子趙德昭,趙匡胤另一子趙德芳兩年後也俄然歸天,當時年僅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