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滸_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忠敗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薛嗣昌隻是求一個活命的機遇,天然不會親身帶兵去反對仁忠雄師。那些堡寨固然都是建在陣勢險要之處,但那是防備西夏南下的,西夏北長進犯的話,那些堡寨的陣勢也就冇那麼險要了。何況要麵對的是二十萬雄師,堡寨淪陷隻是時候的題目。是以薛嗣昌扼保衛那些堡寨的活交給了不怕死的武將,也是他先前歸順西夏時重點打壓的武將。

他派人去聯絡種師道,想通過種師道求見太子時,太子已經出兵攻打西夏。最後是種師道、盧俊義、武鬆幾人結合作保,承諾免除他的罪惡,讓他反對仁忠雄師。大梁在西北能有現在的局麵,首功當推種師道,是以大梁才封了種師道西北公,也是異姓能達到的最高爵位了。盧俊義、武鬆等人則是梁山白叟,固然還冇冊封,但都掌著兵權,可見太子對他們的信賴。是以薛嗣昌才承諾了反對仁忠雄師,環州固然攔不住仁忠雄師,但是北邊的堡寨卻能卡住仁忠雄師來路。

番人看說不定薛嗣昌,也隻好撥馬而去。

仁忠這一起的糧草也是由西夏轉運的,環慶路固然有一些糧草,但是並不敷以支撐二十萬雄師。即便薛嗣昌想湊趣仁忠,但這糧草一事上卻也無能為力。除非薛嗣昌大肆搜刮百姓糧草來供應仁忠雄師,但是仁忠和薛嗣昌都不會做這竭澤而漁的事情,是以仁忠雄師的糧草還是由西夏轉運而來。

更糟糕的是當初仁忠並冇有撤換沿途堡寨的守兵,西夏固然冇有承諾把環慶路給薛嗣昌做封地,但是薛嗣昌方纔歸順,他們便頓時劫奪薛嗣昌手中的權力的話,會讓前麵的漢人不肯歸順他們。

城下的番人看薛嗣昌在城上,打馬走到城下,俯視著薛嗣昌道:“薛公想必也曉得大梁太子對叛國之人的悔恨,你便是擋住我雄師,大梁太子也必然不會放過你,這人間也隻要我西夏能夠庇佑你。”

城下的番人也是仁忠派來的機靈之人,看到薛嗣昌變色,便又道:“濮王也不要你出城,隻要你讓前麵堡寨放開一條門路,讓雄師通過。濮王便既往不咎,乃至能夠把環慶路給你做封地。大梁攻打環慶路的話,我國也會出兵救應。”

薛嗣昌看著仁忠分兵,笑道:“仁忠敗了。”

到的環州城下時,仁忠軍中的糧草便隻剩兩日的了,環州到橫山邊疆不到二百裡路,不過沿途多有堡寨反對。

薛嗣昌笑道:“功過是非,太子自有明斷。若不是我把你們放出去,怎會有合圍你們的機遇?我的罪惡已被太子免除,就不勞你們操心了。”

環慶王是西夏給薛嗣昌的封號。

薛嗣昌喊道:“現在我已是大梁之人,莫要再說甚麼環慶王。你等如果要歸順大梁,我可為你們申奏朝廷,不然便請回吧。”

環州團練使狄坤擔憂道:“如果仁忠執意攻打環州,恐怕我們很難守住。”

最糟糕的是橫山險要,運送糧草也非常遲緩。而為了儘快合圍種家軍和大梁兵馬,晁勇率雄師一進渭州,仁忠便率雄師長驅直入,隨軍押運的糧草倒是未幾。

薛嗣昌聞言,也不由神采變了變。這一點也是他擔憂的,他獲得李乾順被斬的動靜比仁忠還要遲一日。隻是仁忠雄師行進慢一些,才讓他從慶州先一步跑到了環州來。

狄坤想了想,笑道:“本來如此,仁忠必定冇法三日打下環州。隻是不知他安營城下要乾甚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