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延_關於袁術的資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6年攻劉備。《資治通鑒·卷六十二》:袁術攻劉備以爭徐州,備使司馬張飛守下邳,自將拒術於盱眙、淮陰,相持經月,更有勝負。《三國誌·先主傳》:“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豪傑記:“陶謙故將曹豹鄙人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令人招呂布。布取下邳,張飛敗走。備聞之,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袁術打敗了劉備,占據了徐州廣陵等地。以吳景為廣陵太守。

陳壽:“袁術無毫芒之功,纖介之善,而放肆於時,妄自負立,固義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雖複恭儉節用,而猶必覆亡不暇。”“袁術奢淫猖獗,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占璽稱帝袁術以為奧秘讖緯預言:“代漢者當塗高。”說的就是自已。《資治通鑒·漢紀五十四》記錄袁術篡奪了孫堅在洛陽所拾獲的傳國玉璽,作為稱帝的根據。197年袁術於壽春稱帝,國號仲家(《資治通鑒·漢紀五十四》:“袁術稱帝於壽春,自稱仲家”;《三國誌·魏書第六·董二袁劉傳》的裴注引《典略》作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是袁術稱帝的行動引發各方的惡感,因為袁術即是否定了被作為盤據角力的漢朝天子。

天災**時天旱歲荒,士民凍餒,術由是遂衰。又術既稱天子,淫侈滋甚,媵禦數百。部曲陳蘭、雷薄叛變,掠糧草奔於灊山。袁術欲將歸帝號於紹曰:“漢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門,豪雄比賽,分裂疆宇,此與周之末年七國分勢無異,卒強者兼之耳。加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今君具有四州,民戶百萬,以強則無與比大,論德則無與比高。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續絕命救已滅乎?”袁術於199年投奔袁紹宗子時任青州刺史的袁譚時,在路上為劉備軍所擋下,術不得過,複走壽春,問廚下,另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欞默上,感喟很久,乃大宛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默下,六月,嘔血鬥餘憤而病死。

常璩:“漢末大亂,雄傑並起。若董卓、呂布、二袁、韓、馬、張、楊、劉表之徒,兼州董郡,眾動萬計,叱吒之間,皆自謂漢祖可踵,桓、文易邁。”

厥後孫堅打擊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紹以會稽的周昕為豫州刺史,想篡奪孫堅的地盤,袁術引兵擊退周昕。恰好袁紹想立劉虞為帝,但是袁術行事放縱,不肯定見到成年的漢朝天子,因而遁辭公義不附和袁紹的發起。

董卓入洛陽後,欲廢漢帝,為拉攏袁術,乃表術為後將軍,袁術不肯憑藉,懼禍逃往南陽。

建安元年春正月195年,曹操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曹操外出時遇袁術部曲追殺,幾近被殺死。《魏略》:“曹真本姓秦,養曹氏。或雲其父伯南夙與太祖善。興平末,袁術部黨與太祖攻劫,太祖出,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開門受之。寇問太祖地點,答雲:‘我是也。’遂害之。”

袁術很快成為眾矢之的,不久就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的叛盟與打擊。起首是孫策在江東離開袁術而自主為一方霸主,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並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手劄後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的母舅與堂兄),使得袁術喪失廣陵、江東等大片地盤,權勢為之一挫;其次是呂布大敗袁術軍,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曹操在袁術侵陳時,大敗袁術,袁術再度奔逃到淮南。彆的謝承後漢書曰:“值袁術僣號,兄弟忿爭,天下鼎沸,群賊並起,陳與比界,奸慝四布,駱俊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後術軍眾饑困,就俊求糧。俊疾惡術,初不該答。術怒,密令人殺俊。”術得陳糧草後,當時舒仲應為術沛相,術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仲應悉散以給饑民。術聞怒,陳兵將斬之。仲應曰:“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能夠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術上馬牽之曰:“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之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