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櫃說道:“還能有哪個周府!就是兵部尚書周斌周垂白叟的府上。哎喲喲,這周家在都城也是世家累代的王謝望族了。那周垂白叟在京裡做了兩朝的尚書,宮裡的周太妃娘娘也是他們家的蜜斯,說高貴雖不敢比蕭、李兩家,但與旁人相較起來,那可當真了不得。在周家門前拿著帖子等待拜見的人,自早及晚,一年到頭通也斷不了。非那馳名譽的秀士,方可入內見一見。這以下的人,連文章盒子丟出來的也有,就不說那列隊吃閉門羹的了。誰知這垂白叟竟賞識了公子,公子可不指日就飛黃騰達麼!”
季秋陽見這兩人皆穿戴藍布長袍,約莫都在二十高低年紀,一個是容長臉麵,一個倒是個圓臉,看其臉孔非常陌生,並不知是何人,趕緊起家扣問。
季秋陽又問了幾句,那焦同恩才吞吞吐吐賠笑問道:“我們兄弟兩個,家道甚是貧寒,今次進京也是費了很多周折。聽聞公子與周尚書垂白叟府上熟悉,想同公子交個朋友。”
到了李仲秋寓所,李家下人將二人迎出來。那李仲秋穿戴家常衣裳,也未戴冠,就在堂上見了兩人。
卻聽那李仲秋又道:“聽聞本年的主考,同周老尚書是同窗同年,兩人私交甚篤。哥哥既搭上了他們家,還愁甚麼科考不中!這也是功德一件,哥哥隻顧瞞人又怎的?擺佈我又不求哥哥替我尋門路!”季秋陽隻聽的連連點頭,辯論並冇此事,那李仲秋也隻是待信不信。
竹心將菜自盒中一一端出,季秋陽定睛看去,確是一盤扒大烏參,一碗蒸鱸魚,一盤爆蝦段兒,竟另有一碗魚翅羹,皆是長春樓的招牌菜。季秋陽看這飯菜不是等閒便可受用的,更加不解。看看時候也將到中午,便想著待到了席上,見了林常安再做理睬,便叮嚀竹心撥了一碗白飯,就吃了這頓飯。
半晌工夫,竹心已自樓下返來。季秋陽正同他商討中午吃些甚麼,樓下忽有一個伴計上來,送來兩個食盒子,說道:“長春樓把公子的菜送來了。”季秋陽奇道:“我從昨日早晨出城,到這時才返來,並未曾叫人去長春樓定菜,他們但是送錯了?”那伴計搔了搔頭,說道:“是掌櫃叮嚀的,我也不大清楚。”
正入迷之際,門上忽有人小扣,就聽一聲問道:“敢問季公子可在房中?”
季秋陽看過手劄,與林常安寫了一封回帖,便命竹心拿到樓下,尋了一個伴計送往周府。他自家又將周景初相贈的禮品拆開來瞧了瞧,本來就是一條獐子腿,另有些糕餅點心。另一包卻不知是甚麼,因是要捎與李仲秋的,不好拆開來看。本來那周景初因知他有錢,又見他本性高潔,不敢拿銀錢相贈,恐激他討厭。
季秋陽內心迷惑,暗道:莫不是林常安打發人送來的?若說乾係,也隻這一層了。但如果他送來的,何不一早說明白了,卻打這個啞謎,又藉著他外祖的名號。想了一回,不得其解,隻命竹心將飯菜取出。
季秋陽聞聲是棧裡的鄰居,便請兩人落座,又叮嚀竹心燉茶上來。
兩人閒講了幾句,掌櫃因恐擔擱的菜涼了,倒誤了季秋陽用飯,趕緊放了碗箸,躬身退了出去。
季秋陽見這兩人來的奇特,又滿口東拉西扯,胡亂阿諛,內心便有幾分不耐煩,當即問道:“二位來此有何貴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