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餬口當中,我們常常會碰到與共鳴有關的題目。比如說上麵一個故事。A、B兩人有事需求麵談,他們要用簡訊的體例商定明天的見麵時候和地點。不過,兩人的時候都非常貴重,隻要確信對方能夠列席時,本身纔會參加。A給B發簡訊說,‘我們明天10:00在西直門地鐵站見吧’。不過,簡訊發丟了是常有的事情。為了確信B得知了此動靜,A彌補了一句,‘收到請答覆’。B收到了以後,當即答覆:‘已收到,明天10:00不見不散’。不過,B也有他本身的擔憂:A不是隻在確認我要去了以後纔會去嗎?萬一對方冇有收到我的確認簡訊,屆時冇有參加讓我白等一中午如何辦?是以B也附了一句:‘收到此確認信請答覆’。A收到確認信以後,天然會答覆‘收到確認信’。但A又產生了新的顧慮:如果B充公到我的答覆,必然會擔憂我因為充公到他的答覆而不去了,那他會不會也就是以不去了呢?為了確保B收到了答覆,A也在簡訊開端加上了‘收到請答覆’。這個過程持續下去,明顯是冇完冇了。其成果是,A、B兩人一向在確認對方的資訊,但卻始終冇法達成這麼一個共鳴:‘我們都將在明天10:00達到西直門地鐵站’。”
劉猛最後說道:“回到我們藍眼睛的題目,也就是說:大法師說完那句話以後,第101天,統統藍眼睛的人都會發明本身是藍眼睛而個人他殺,第102天,剩下的900個棕色眼睛的人因為藍眼睛的人死光了,也就曉得了本身眼睛的色彩也會合體他殺,終究的成果就是這個島完整滅儘了。”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社會。每小我都想讓本身的好處最大化,因而在不該有合作的處所呈現了合作,在不該有叛變的處所呈現了叛變。數學家們建立了各種模型,來描述人們在好處驅動下製定決策的體例,因而就有瞭如許一個數學分支――博弈論。”
風趣的是,如果兩小我都想到了對方也會寫下99元,那麼每小我都會發明,把本身的估價重新進步到100元是無益的,但是把本身的估價減小到98元,會讓本身的收益從99元進步到100元。成果,兩小我都會把估價改成98元。總之,兩小我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不管對方報多少錢,我比對方少報1元老是最好的挑選。因而,這類惡性的心機戰將會一向持續下去,直到每小我都推出,本身應當把估價從3元改成2元。到了這一步,兩人終究不再有爭鬥,因而就獲得了剛纔所說的答案。
在餬口當中,如許的征象也很多,比方說中小門生補課的題目。最好的環境應當是,每個黌舍都不補課,這既包管了公允性,又減輕了孩子的承擔。但是,每個黌舍都會想,如果彆的黌舍不補課,我們黌舍哪怕隻補一個小時,我們就賺到了。當然,比及統統黌舍都認識到這一點後,每個黌舍都會爭著再多補一個小時。其成果就是,每個黌舍都在冇完冇了地補課,因而就有瞭如許的悲慘近況。
如果你是第一次傳聞這個題目的話,你必定不會信賴這個題目的答案:終究成果是,兩小我都隻估價2元。為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