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朝晨,董策一家人便是去了蓑衣渡。董策策馬在旁,喬氏和紅袖乘坐馬車,大丫趕著車,二丫在她中間坐著,四周幾個仆人保護著。這倆丫頭,固然粗手笨腳的,倒是甚麼活計都能做一些。
批示使是二十兩,批示同知是十兩,批示僉事是十兩,董策拿的未幾很多,非常端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董策還談了一筆買賣,把本來每個月采辦的五百斤生鐵,加到了兩千斤。董策部下的工坊現在範圍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打造各種東西東西,兵器甲冑,對生鐵的需求也是更多,五百斤是絕對不敷的。但是這兩千斤,也已經是到了白添福能接受的極限了。為了供應這些,弘賜堡就已經是本身不消鐵了,統統的鐵都向盤石堡供應。饒是如此,也是得日夜加工才行。
董策瞧著,四周的圍牆彷彿比之前環境要好了一些,一些缺口給補上了,內裡那些本來已經被淤塞住的水溝也重新開挖了一段。門口站著的那幾小我就算是不熟諳董策,一看這架式也曉得來的定然就是達官朱紫,他們並不上來見禮,卻也不敢乾預。
李貴已經在門口候著了,見了董策便是上前解釋。
一行人並未直接去往墳上,而是去了蓑衣渡的正門兒。
至於宣大總督楊嗣昌那邊,他底子都冇去——以他的級彆,現在就算是去了,也是大門都進不去,楊嗣昌怕是底子不會晤他。董策也是彆出門路,他曉得侯方域本年是在陽和城過年的,是以托他給楊嗣昌帶了一份兒拜帖,奉上一封禮品。
喬氏搖點頭:“你欠我家的,早就還完了,是你重交誼。”
這年初冇甚麼文娛,梨園子就是百姓們最大的文娛了,而百姓們對此也是歡迎的緊。他們不但愛看,也愛信,就算是後代,也是有很多人把戲內裡演的東西當作是真的。
一
提及來,還是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