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其事好遠。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不自矜,故長。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何謂貴大患若身。
是謂襲明。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虛其心,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混兮其若濁﹔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故能成其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非以其忘我邪。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悠兮其貴言。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荒兮,其未央哉。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