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末年_第四六八章 益州刺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衛風微淺笑道:“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溫北伐,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步自淅川以征關中,我想做的,便是於淅川溯丹水持續前行,水軍本是我軍所長,隻要能運兵至武關城下,武關必破無疑,好了,今晚當場安營,先休整一夜,明日去襄陽等待。”

衛風點點頭道:“請陶公勿要怪責本將先小人後君子,所謂江山易改,賦性難移,又所謂空口口語,無憑無據,巴蜀幅員廣寬,丁口數百萬,諸族民風民情各不不異,半點粗心不得!

要不如許,算算日子,去丹水勘察水情的兄弟們也該返來了,不日我將攻打武關,你暫代我鎮守襄陽,期間如無大礙的話,來歲你可領軍入蜀!”

當然了,目前的陶侃還冇有極度到歸隱的境地,不然也不會在被經驗一通以後,主動來投衛風了。

“哎呀!”王鎮惡忍不住一拍腦袋:“將軍公然奇策,陸路不通可走水路,末將如何就冇想到?”

“甚麼?”一刹時,陶潛現出了欣喜若狂之色,真提及來,陶潛也是官宦之家出身,隻不過不是士人罷了,他的曾祖陶侃,和衛風一樣都是赤手起家,最高官至侍中、太尉、督交、廣、寧等七州諸軍事,加羽葆鼓吹,賜爵長沙郡公,食邑三千戶,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曾官至太守,獨一可惜的,以陶侃權貴之極的身份竟冇能入士,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衛風略一沉吟,便叮嚀道:“張寧,你派些弟兄立即往襄陽,以快船入漢水溯丹水而上,勘察丹水至武關段的水情狀況,限時半年,半年內必必要拿到第一手的質料回至襄陽!”

而在客歲衛風率主力分開江陵不久,益州刺史毛璩以剿除桓玄餘孽的名義,遣安西府將軍譙縱與侯暉等人率各縣氐人進兵東下,侯暉早有背叛之心,借梁州人不肯意東下的痛恨,運營攻打平西將軍、益州刺史毛璩。與巴西人陽昧勾搭,運營在五城水口,舉譙縱為盟主。

“服從!”張寧施了一禮,快步奔去一邊,安排起了此事。

衛風搖了點頭,發起道:“我若讓你領軍入蜀你可情願?平滅譙縱以後,向朝庭表你為益州刺史,另你陶氏功勞卓著,如許罷,介時再請荊州大中正議你操行,包辦入士事件!”

衛風是四月旬日獲得的動靜,適逢陶潛也在,陶潛怒道:“老夫曾傳聞過譙縱此人,技藝高強,足智多謀,謹慎重義,樂於助困扶危,頗得士庶讚譽,卻不料竟行此不軌之事,當真是利令智昏,何況他雖為候暉多次逼迫,乍看似不得已而為之,但是甫入成都,便誅殺益州刺史毛璩滿門,自主為成都王,此人定是早存有謀反之意,不過是作個模樣給天下人看罷了,哼!好一個虛假狡猾之徒!”

襄陽位於漢水以北,對岸則是樊城,二城僅一江之隔,樊城附屬於豫州南陽郡,襄陽則因雍秦流民多量避入襄陽等地,為安設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以襄陽為中間僑置雍州。

譙縱驚駭不肯服從,縱身投江,侯暉把他從水裡撈出再主要求。經多次幾次,最後逼迫譙縱坐上車駕回師,於涪城攻擊毛璩的弟弟西夷校尉毛瑾,涪城淪陷,毛瑾戰死,譙縱便自稱梁、秦二州刺史。

衛風古怪的看了眼陶潛,陶潛立時覺悟過來,趕緊陪著笑道:“老夫不是說將軍您,縱使將軍您將來代禪,那也是水到渠成,而譙縱隻是趁著天下大亂,自發得有機可趁,但實際上隻要將軍您回師,遣一偏將伐蜀,譙縱必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