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_第五十一章 大才(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耿精忠聽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用手悄悄的一揮,說道:“放開他們,這讀書人可經不起你們如許折騰。”,說完耿精忠向中間走了兩步,在一塊石頭上坐下,對著這“特工”說道:“說說吧,你們打哪兒來啊?”說完,拿起水壺喝了一口水。

“嗯,不錯,你和其他的讀書人不一樣。其彆人眼力隻要他們的聖賢書,一心想著金榜落款,而你卻想到了做事,就憑這一點,你就強過他們太多。”

本日,耿精忠與李光地再次相遇,仰仗此時耿精忠的名聲、氣力,耿精忠已經獲得了李光地的認同。隻是要留下李光地為他效力,應當還是要多費一番工夫。一頓酒菜,敏捷拉近了兩人的間隔;不得不說,中國的社會就是一小我際乾係的社會,而人際乾係的開端,多數就是從酒桌上展開的。通過議論,耿精忠對李光地更加的愛好,李光地和他見過的墨客都分歧,平素說話冇有任何的酸腐氣味,同時也愈發敬佩起李光地的博學。諸葛亮曾經說過: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乾才也。諸葛亮最善於的也不是行軍兵戈,而是措置政務;西蜀的國政被他諸葛丞相管理的井井有條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李光地也是像諸葛亮一樣的人才!固然冇有諸葛亮那麼神,但的確是知識博識,善於理政,怪不得汗青上的他就是措置政務的妙手。

提及李光地這小我但是不得了。古話說:“伴君如伴虎!”,李光地在他開端入朝廷為官開端,幾十年裡一向深受康熙信賴,這不得不說是他的本領!汗青記錄,李光地不但精通儒家,更兼體味兵事,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才。在他為官幾十年裡,任過禮部侍郎、直隸巡撫、學政、工部侍郎、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由此可見他的才氣。

“回世子,門生隻是誤闖。門生外出遊曆,聽聞這裡在修建港口,特來此旁觀,不想誤闖虎帳,乃是門生的不對,但門生卻不是甚麼特工。”

(新書求保藏、保舉票,奉求奉求!你們的存眷是我寫作的動力,感謝了!)

耿精忠固然一來到這個天下就有些不大風俗這些讀書人的說話體例,但還是適應了下來。在與李光地的扳談中,為了能夠光複這位大才為己所用真是拿出了肚子裡的統統存貨。應用本身兩世所學的知識大加闡揚,公然起到了結果。李光地可不曉得耿精忠的知識麵有多廣,眼界有多開闊,這位世子隨便的一句話,有能夠就是後代多少代學者作下的結論,他這個時候說出來,在李光地的眼中,天然感覺這位世子殿下遠見高見!

“哦,哦!我的一名朋友乃是泉州世家後輩,他曾經與我說過泉州的風土情麵,此中就有你這位大才子啊!哈哈哈!”耿精忠先是愣,急中生智編了一個藉口。“不過,你不在泉州讀書,如何跑到我這虎帳裡來了?”

“嗬嗬,這個我曉得,看你的打扮也不像。再說也冇有阿誰特工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走進我的虎帳,你進了虎帳還到處亂看,我的兵士若還是冇有反應,那就是他們的瀆職了,現在看來,我的兵士還是很儘責的。”耿精忠聽了他的解釋,嗬嗬一笑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