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們此次另有了新的設備,三弓床弩,這弩是裝在戰車上的,作戰目標之一是超遠間隔狙殺仇敵,另一個便是向城內披髮傳單。
新軍的重馬隊可不是茹素的,他們常日裡都能吃上一些熏馬肉,有的是力量,兩兵相接時,在搏鬥中能占有更大的上風。
在第三日,在一個時候以內,便向城內放了400多炮。而此時,鮮虞國人再也對峙不住了。
此時,國君宮殿的大門是翻開的,見到新兵到來,鮮虞王親手捧著印璽,向白駟投降,他身後跪著的是鮮虞國官員及他的老婆親眷。
有了智囊蹇叔的幫手,新軍還是遵循先前勸降東桓城的體例。隻不過每個城門處變成了四個金蟾,共20個金蟾麵向著都城新市的大門。
新市就是另一天下的正定,這裡就是鮮虞國的都城。
就如許,在威脅之下,僅用了三四天的時候,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第一座城池。
新軍在每個城門口都架上了兩個金蟾,一共八個。這玩意的瘮人之處,在客歲夏季,打擊鼓國時,這些白狄們就已經見地過了。
本身還是從速識時務吧,新軍連齊侯都能俘虜,天下另有誰能是他們的敵手。
並且為了防備鮮虞兵突圍,新軍特地在南門和北門處挖了壕溝,以禁止他們突圍。
彷彿如果冇有白旗,這些新兵要就要殺了他們似的。投降的鮮虞人有一萬多,按城內範圍算,向西、北突圍的鮮虞人應當各有一萬人擺佈。
鮮虞氏神馳諸夏文明,向諸夏學習耕耘、禮節、官製,幾百年來還學了個四不像,還不如直接變成中原人,實現鮮虞氏百年的胡想。
第三次北伐的目標,一是滅掉鮮虞國,二是為了獲得人丁,以是此次攻城之前,豪傑。停止的是勸降和武力威懾。
三弓弩的射程六至八百米以上,最多可一次發七支箭,現在單發一根箭,上麵掛著一個小竹筒,內裡就是勸降的手劄。
終究的成果是,新軍很快節製了西、北突圍的鮮虞人,能逃掉的人少之又少。前麵出城的人,看到前麵跪地的和滅亡的鮮虞人,也便全都跪地投降。
八個金蟾發射一輪炮彈,然後便發射一輪強弩,箭上的勸降手劄,明白的奉告守城之人:如果至明日中午,不開門投降,便用驚天雷轟平著東桓城。
勸降書上的資訊是如許的:本日發80驚天雷;明日發400驚天雷,10枚酸腐天火;若仍未降,後日發3000驚天雷,100枚酸腐天火!若仍不降,第四日發1000枚酸腐天火,可使城內生靈無一可活命!!!降者可執白旗免死!
到正中午,兩個城門已經完整冇有了抵擋的人了。白駟此時帶領1000馬隊,2000步兵進入了城內,直奔鮮虞國君的宮殿而去。
但現在的環境是,投降的鮮虞人是真的,突圍的鮮虞人也是真的。
當然,在投降之前,城裡也經曆了一場血戰。一些不降派,約有百十人被欲投降的人給殺掉了,而後纔有的獻城投降。
對比的成果很較著,每個城門即便突圍一萬人擺佈的鮮虞人,但此中可戰的兵力也就三千人擺佈,此中另有很多已經跪地求降的,新軍占絕對上風。
駐守東門和南門的新軍,也各調出了5000精銳馬隊,前去聲援就近的城門。
喜好春秋髮明家請大師保藏:春秋髮明家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