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鮮虞國君並不傻,前麵有甲氏、肥國和鼓國的例子在那邊擺著,與新國仇深的甲氏根基男女皆不留;半路投降的鼓國,國君還能得個善終,殘剩的鼓人也冇做獎懲。
東門、兩南門處,翻開城門,有人手持白旗向新軍投降。西門、北門處,則是以重兵強行突圍。
喜好春秋髮明家請大師保藏:春秋髮明家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新軍們此次另有了新的設備,三弓床弩,這弩是裝在戰車上的,作戰目標之一是超遠間隔狙殺仇敵,另一個便是向城內披髮傳單。
到正中午,兩個城門已經完整冇有了抵擋的人了。白駟此時帶領1000馬隊,2000步兵進入了城內,直奔鮮虞國君的宮殿而去。
彷彿如果冇有白旗,這些新兵要就要殺了他們似的。投降的鮮虞人有一萬多,按城內範圍算,向西、北突圍的鮮虞人應當各有一萬人擺佈。
當然,在投降之前,城裡也經曆了一場血戰。一些不降派,約有百十人被欲投降的人給殺掉了,而後纔有的獻城投降。
如許,西、北城門處的新軍,有差未幾4000人擺佈。4000新軍對於擺佈出城的鮮虞人,是綽綽不足的。
終究的成果是,新軍很快節製了西、北突圍的鮮虞人,能逃掉的人少之又少。前麵出城的人,看到前麵跪地的和滅亡的鮮虞人,也便全都跪地投降。
新軍在每個城門口都架上了兩個金蟾,一共八個。這玩意的瘮人之處,在客歲夏季,打擊鼓國時,這些白狄們就已經見地過了。
就如許,在威脅之下,僅用了三四天的時候,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第一座城池。
第三次北伐的目標,一是滅掉鮮虞國,二是為了獲得人丁,以是此次攻城之前,豪傑。停止的是勸降和武力威懾。
現在新軍有一萬多人,對於攻打一座城池來講,壓力並不大,以是便在四個城門上各堆了2000人。殘剩的人,則去四周打各小堆積點的打草穀了。
好的是,新軍提早做好了預案,在每個城門處都有2000新軍隨時待命,但又在東北,西北和西南角各有1000馬隊,隨時變更。為甚麼東南角冇有?因為那邊是下風向,並且新軍也冇有多餘的兵了。
這金蟾發射的炮彈的能力,傳說歸傳說,隻要目睹為實。炮彈落入城牆四周,有被炸死的鮮虞兵,也有冇傷著但被震聾的人。稍遠一些的,即便冇傷著,也有是以而失智變瘋了的人。
再稍稍肅整下週邊的小聚落,新軍主力便直接北上,包抄了鮮虞國的都城新市(今正定)。
“我鮮虞國向天軍乞降,求天軍寬恕我鮮虞子民。”
因環境有變,駐守西門和北門的新軍,馬上撲滅了幾枚竄天猴,收回了救濟信號,就近的馬隊馬上前去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