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度宗駕崩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阿裡海牙又上奏“我軍南征,必分為三。舊軍不敷,當益兵十萬”因而忽必烈下詔:射中書省招兵十萬人。

3月13日,忽必烈任命忻都為征東元帥,劉複亨、洪茶丘為擺佈副帥,率900艘大小戰艦,蒙前人、漢人、女真人聯軍2.5萬,又命高麗王王偡派高麗軍8千、海員6700,第一次東征日本!近4萬聯軍自高麗國合浦(今韓國慶尚南道的馬山)出征。日本史上的“文永之役”即將打響!

本月,張玨上奏:要求在馬鬃山、虎頭山上築城。如果來不及,那麼先築其一,以扼險要。

本月,賈似道之母胡氏歸天。宋度宗下詔:賈似道歸兩浙東路的台州治喪。用天子鹵簿送葬。起墳擬皇家山陵。百官亦奉詔陪喪。那一天恰好天降大暴雨。大雨當中,百官端立,無一人敢隨便易位。葬禮結束,宋度宗便下詔:賈似道奪情起複。

5月21日,忽必烈以皇女下嫁高麗世子王愖。

本月,忽必烈接管劉整的建議,命哈喇率兵從潼川府路果州的青居城南下,在合州的馬鬃山、虎項山上築城兩座,如許便可直接扼守三江口、以圖合州垂釣城!南宋垂釣城守將、合州知州張玨當然不成能讓哈喇把這麼兩座山城築起來!19日,張玨在嘉渠口安插疑兵,本身親身率軍偷襲平陽灘!越寨70裡,把元軍的船場一把火燒個精光!哈喇終究冇能築起馬鬃城。

鹹淳10年(1274)1月1日,多數皇宮宮闕正式勝利。元世祖忽必烈始禦正殿,受朝賀。

2月25日。忽必烈命令:在開封趕造戰船八百艘。

10月,伊蘇岱爾與皇子奧魯赤率元軍攻盤算都蠻,擒酋長下濟等4人,百姓600,定都蠻隨後投降元朝。

4日,南宋在荊湖北路鄂州的漢口堡築城。12日。在鄂州的沌口西岸堡築城。

本月,忽必烈聽聞遼陽行省國王特默格擾民不便。因而特起用廉希憲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昔在先朝,卿深識事機,每以帝道啟朕。及鄂漢班師,屢陳天命,朕心不忘。丞相,卿實宜為,顧退托耳。遼瀋戶不下數萬,且是諸王、國婿分地地點,彼皆素知卿能,故命卿往鎮,體朕此意”

本月,文天祥被汲引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使。前輔弼江萬裡素奇文天祥的誌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必當有變。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本月,天下諸路極刑以下的罪犯們,在忽必烈縱遣歸家、並要求他們在8月之前全數來都城受刑的豁免前提下,冇有一小我逃脫,全數準期來到多數報到!8月1日,元世祖忽必烈當然也說話算話,公佈大赦令,赦免統統罪犯。以後命詞臣作聖旨,戒諭天下,皆不稱旨。獨占王磐一人以縱囚之意來寫這道聖旨,忽必烈大喜“此朕所欲言而不能者,卿乃為朕言之”賜酒嘉獎。

11月。李庭芝被任命為兩淮東路製置使兼揚州知州、夏貴為兩淮西路製置使兼廬州知州、陳奕為沿江製置使兼黃州知州。

7月,許衡上奏要哀辭職返鄉。王磐建議忽必烈不要同意,仍然重用。忽必烈又命諸老臣會商許衡的去留,在竇默的懇請下,忽必烈終究同意。以後又接管劉秉忠、姚樞、王磐、竇默等人的建議,命王恂主持國粹,許衡的弟子們耶律有尚、蘇鬱、白棟為助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