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孝宗禪位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9日,任命韋璞為告哀使,出使金國告哀。

18日,群臣連上五表,請宋孝宗臨朝聽政。19日。宋孝宗下詔勉從所請。21日,宋孝宗穿帶孝服上朝。任命顏師魯為金國遺留國信使。

11月2日。宋孝宗始以白布巾袍在延和殿聽政議事,命皇太子趙惇參決碎務。侍讀楊萬裡給太子上書反對,太子閱之悚然。3日,趙惇三辭任命,不被批準。

本月,群臣仍紛繁上奏,請天子遵循《禮經》中以日易月的古製,及時撤除孝服,臨朝聽政。宋孝宗則仍然對峙定要服滿這三年之喪。陳亮上疏請宋孝宗重啟興複大計,但此時的趙昚卻一心想為‘老爹’服滿這三年之喪後再說其他的統統。而朝中大臣則紛繁指責陳亮為狂怪之人。

28日。當年曾與趙昚合作儲君職位的恩平郡王趙璩歸天。本性和睦的宋孝宗一向對這個合作敵手很好:趙璩生前,賜錢無數。趙璩身後,追封信王。

4日,趙構歸天的第27天,百官脫去孝服,宋孝宗親往德壽宮祭奠。7日。群臣連上三表,請宋孝宗臨朝聽政。

3月1日萬春節,金世宗在神龍殿設席。諸王、公主、群臣順次上前祝壽。66歲的完顏雍高興之餘。仍不忘國度基緒之重、萬世無窮之托,諄諄警告本身的皇太孫完顏璟應修身養德。命徒單克寧儘忠幫手。以後,完顏雍親身高歌,完顏璟與徒單克寧和之,極歡而罷。

14日,宋孝宗下詔“朕當衰服三年,群臣自遵易月之令”尤袤上奏,定趙構的廟號為宋高宗。翰林學士洪邁則舉東漢光武帝的例子,感覺趙構應和劉秀一樣,稱宋世祖。尤袤、顏師魯等皆反對“宗廟之製:祖有功、宗有德。太祖規創大業,得稱祖。太宗同一中原,得稱宗。而自真宗至欽宗,7代天子皆稱宗,廟製必然,萬世不易。不然子為世祖、父為徽宗,難道失昭穆之序?有人隻不過舉漢光武為例。但這是分歧的。劉秀是長沙王以後,起自布衣,與西漢哀帝、平帝並無秉承乾係,故能夠稱祖。我太上皇雖是複興之君,與劉秀同。但他實是擔當徽宗正統。以子繼父,與劉秀起自布衣分歧。如硬要稱祖。恐太上皇在天之靈也會不安”終究決定:趙構的廟號為宋高宗。

金世宗大定年間確是亂世,但有一個題目為曆代史學家所不解:為甚麼《金世宗本紀》裡有如此之多的暴動、兵變的記錄呢?按說亂世不該該呈現年年都有暴動的環境吧?關於這個題目,清朝史學家趙翼在他的《廿二史劄記》中給出了一猜想性的解釋“金代九君,世宗最賢。然二十餘年中謀反者極多。有道之世,偏多亂民,何也?豈世宗綜覈吏治,凡有奸宄,有司俱不敢隱,故奏讞獨多耶?抑有司爭欲以發摘邀功,遂以輕作重,以見其勤於吏事耶”

8月13日,金世宗對宰執大臣說“傳聞烏底改邇來有不順服之行動?若遣使責問,彼或抵捍不遜,則邊疆必將肇事。朕嘗思招徠遠人,於國度殊無所益。彼來則聽之,不來也不必強求。此前代皋牢之長策也”21日。金世宗又對宰執大臣說“用人之道,當自其丁壯時用之。若拘以資格,則比及能用時,人才都已耄耄老矣。此後凡有可用之材,汝等宜早薦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