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四郡本是邊蠻之地,龐山民隻用年餘,卻使百姓安閒,蠻事儘平,此等功勞,於朝堂之上,完整揭開,朝中群臣,皆對龐山民先前行動,獎飾不已。
“仲業,你我本是朋友,又何必如此?”
文聘聞言,點了點頭,持續看去,文中記錄各種練兵之法,不久便讓文聘眼中,異彩連連,文聘看了半晌,合上書冊,對龐山民道:“山民先前還說,不通兵事,現在看來,倒是山民掩蔽才調。”
龐山民很不適應,聲望赫赫的文聘,於他麵前一口一個“大將軍”的稱呼,且文聘的恭謹,讓龐山民渾身彆扭。
隻是龐山民卻曉得,此番功德,與他乾係不大,全賴荊南文武所為,臥龍,鳳雛,皆治世之才,蔣琬以及石韜諸人,於政事一道,亦非常不俗,且好歹湊出數萬軍馬,這於向來興文事,疲兵事的荊襄而言,也算是一大創舉,本來朝堂一些文士,對此還很有貳言,隻是待二蒯誇大,當今亂世之下,諸人儘皆無言以對。
龐山民也曉得,政治一途,驟變傷害過大,以當今荊襄家底,冇法接受,以是隻求突變,除了將一些數年來作為不大的官員,化作商賈以外,其他便是多與朝堂將領,商討軍中之事了。
一場朝會,群臣皆議,劉表本就是寬大之人,兼之龐山民脾氣隨和,州牧與大將軍二人,與群臣商討以後,倒是讓朝上臣子,大為寬解。
“若如此,此書代價令媛!”文聘聞言,抱拳一禮,道:“文某多謝山民所賜,有此書在,不消數月,文某便可設法設法,摸清此中門道,練我荊襄士卒。”
文聘聞言,不由笑道:“大將軍指掌軍中糧草,此亦是我荊襄奇聞了。”
文聘想起剛纔朝堂產生之事,亦不由笑了起來,對龐山民道:“現在既然荊南欲出兵西川,你我還是閒話少敘,文某這心中迷惑,山民欲如何變動這營中之事?”
“龐某望將軍可汲引一些年青將領,除此以外,餘下之事,待安定西川再議。”龐山民說罷,文聘笑道:“山民覺得,西川斯須可歸我荊襄所掌?”
“山民以借兵為名,圖西川之地,劉季玉也夠不利的了。”文聘說罷,龐山民亦是笑道:“還多虧法孝直,張永年去了龐某婚宴,不然我荊襄圖謀西川,過於艱钜。”
於文聘府上,龐山民苦笑連連,文聘聞言,倒是歎道:“本來文某覺得,大將軍會篡奪景升公家業,現在看來,倒是文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見文聘一臉忸捏之色,龐山民聞談笑道:“此事已了,我等當迴歸往昔纔對,山民之前便敬慕將軍奸佞,此番以將軍作賭,還望將軍諒解纔是。”
“山民,你覺得有幾成能夠,江東欲伐我荊南?”文聘說罷,龐山民遲疑半晌,苦笑道:“龐某雖與那周郎為友,卻於兵事一道,遜其頗多,並不曉得那江東周郎,何時出兵,龐某覺得,現在我這個大將軍可作之事,便是多賺財帛,籌措雄師糧草,讓孔明與將軍這般,懂兵之人,心無旁騖。”
“非是龐某才調,而是玲兒口述,龐某權作記錄。”龐山民聞言,歎道:“此番玲兒與曹營張文遠相聚以後,亦就教了些練兵之法,此書冊中,除陷陣以外,亦有曹軍軍訓之道,以及幷州鐵騎戰法,隻是龐某於這練兵一事,一竅不通,以是欲使將軍去偽存真,為我荊襄,尋一計劃,強荊襄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