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240 張鬆說嚴顏,龐統遇張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諸葛亮於城頭見龐山民比之之前,黑瘦很多,心中驚奇,龐山民翻身上馬,於城門前見過諸人,並未發明龐統身影,長歎一聲,對諸葛亮道:“士元竟未在此處,龐某尋他,已有半月……”

“這小子瘋了不成?”龐山民一臉陰霾道:“雄師撻伐,豈可兒戲?且這萬餘軍馬,徑往巴西,能成何事?”

龐山民說罷,獨自與玲兒,回祿,引著百餘士卒,出了城門,往巴西方向而去,諸葛亮見龐山民來去倉促,眉頭微皺,對擺佈道:“之前從未見過,大將軍如此進退失據。”

若此二人去巴郡說降嚴顏,怕是話未出口,便被那嚴顏斬於城頭了吧。

“本將隻知守禦巴郡!”嚴顏說罷,對張鬆道:“永年自去便是,老夫知你於朝堂之上,多番受辱,對舊主心存憤懣,以是投效那龐山民,亦有苦處,隻是老夫理念,與永年分歧,君臣便如父子,避無可避,而老夫覺得,主公雖闇弱,卻總有改過之日,以是永年勿要再勸,老夫便於這巴郡,坐等荊襄十萬軍馬到來,若其可勝,老夫亦無怨無悔!”

竟然是來涪陵找人的。

“如果如此,文長為何還幫士元藏匿蹤跡?”龐山民聞言驚詫,諸葛亮倒是笑道:“士元與文長夙來交好,且文長嘴拙,如何能說得過士元,此去巴西,士元是擺明車馬,欲與亮爭功。”

(未完待續)

張鬆走後,府大將校,民氣惶惑,十萬軍馬可不是談笑,巴郡當中,隻要軍馬萬餘,如何守禦,莫非是嚴顏已盤算主張,與巴郡共存亡了不成?

嚴顏見諸將心機不定,心中憤怒,對諸人道:“那張永年為荊襄使臣,老夫殺不得,爾等為老夫帳下將校,莫非也當老夫殺不得麼?現在荊南雄師指日便至,爾等卻如此軟弱,此乃軍中大忌!若再有妄言亂我軍心者,老夫必讓其都雅!”

孟達聽聞諸葛亮安慰以後,點了點頭,而張鬆卻已然不肯放棄,昔日於劉璋朝堂,劉璋多以張鬆描述鄙陋而引群臣戲謔,張鬆深恨劉璋,諸葛亮見狀,對張鬆道:“永年何必對前事如此介懷,待今後奪下西川,永年勞苦功高,大將軍必定嘉獎永年大功,於西川身居高位,而當時劉璋卻如同落地鳳凰,永年當知,君子報仇,十年未晚!”

嚴顏冷哼一聲,對張鬆道:“本來是欲說降老夫,隻是老夫偶然與永年同流合汙,永年自去便是!”

“大將軍心憂士元安危,失態也是理所當然,他兄長做的,真夠累的。”董衡說罷,世人皆笑,諸葛亮卻搖了點頭,對董衡道:“非也,昔日於那江東沿江對峙,大將軍且神采如常,當時士元亦在帥艦之上……可此番入川,大將軍心態較著失衡。”

看著案上劉璋筆跡狼籍的手書,嚴顏已經能夠想到,這劉州牧於朝堂之上的慌亂之狀了,嚴顏長歎一聲,心中暗道:現在城中士卒,雖是很多,卻不知那荊南軍馬,所至多少。

巴郡太守府中,嚴顏神情嚴峻,之前借兵荊南,嚴顏就數次修書劉璋,反對荊南軍馬入川,現在果不其然,那荊南軍馬狼子野心,一起入川,一起掠地,兵至涪陵以後,朝堂之上纔有所警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