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394 將計就計,飲鳩止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蒯越心性,早想著將這一眾反骨仔儘數殺之,以儆效尤,可蒯良卻奉告蒯越,這商會之事,當多向龐山民相詢,且曹操細作於荊襄現在已有異動,也應讓大將軍曉得此事,早做應對。

“民氣不敷!”蒯越說罷,仇恨之情溢於言表,對龐山民道:“大將軍雖將大半荊襄世家,化做商賈,但是商會當中,亦有很多好處紛爭,雖一眾世家,皆比之數年之前,生長很多,然古語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好處紛爭之處,天然便有了世家間的衝突,隻是此等庸人,偏又儘信曹操承諾,若其投曹,狡兔死,嘍囉烹之運氣,越可預感!”

曹操欲由荊襄引世家入中原,其目標並非是為一眾世家謀福,此事便是被曹操皋牢世家,亦當曉得,隻是各荊襄世家,亦有尋求,除財產外,很多世家亦尋求名譽,特彆是由官道入商道以後,家中子嗣又無天賦學有所成,因而便有越來越多的世家,對龐山民先前決策,心中不滿。

且此番龐山民與孫權,周瑜二人談判時候不短,也旁敲側擊的於二人麵前誇耀了一下荊襄的戰力與物力,龐山民有來由信賴,荊襄與江東從孫紹大婚以後,會進入一段相對平和的蜜月期,畢竟吳侯親至荊襄道賀,給足了荊襄人士麵子,便是二蒯也成心剋意進取,開辟江東商貿,以是也建言龐山民,當與江東既往不咎。

孫紹大婚以後,孫權隻盤桓一日,便在周瑜的催促之下,欲歸返江東,如果江東無事,孫權本不肯歸去,長沙繁華,令孫權有些流連忘返,商賈殷富,百姓安居樂業,於長沙城中,這等安寧平和的氛圍,是吳郡未曾有過的。

蒯越聞言,神情一陣高興,思考半晌,心中卻棄取難定,對龐山民道:“那大將軍可否奉告,這奇術製酒,比之織機,贏利是否豐富?又須雇傭多少百姓?”

龐山民見蒯越一臉忿忿,儘數道明之前襄陽變故,眉頭微皺,沉吟不語。

“總要先與其言明短長,若這些中小世家,傾慕中原,那龐某便放其拜彆便是。”龐山民說罷,蒯越大驚道:“中小世家,也知大將軍奇術之秘!若奇術被曹操所得,荊襄上風,大打扣頭!”

“大將軍莫要調侃老夫。”蒯越聞言,老臉一紅,對龐山民道:“大將軍奇術之利,非是小利,得一術者,便可家屬暢旺!我與兄長,如本年老,自當要為家屬,多些考慮。”

運氣好的話,還可將皇族“請”至荊襄,若將當今聖上,引至襄陽,那劉氏宗族在他龐山民手中重聚,若奪曹操天時之利,曹操今後又有何本錢“奉召討賊”……不過現在許都不比昔日,曹操連番擴建城池,其城防比之昔日洛陽,長安亦不遑多讓,且曹軍善戰,許都固若金湯,可謂當下天下第一堅城了。

隻是此事於龐山民麵前,無人敢提,龐山民於荊襄儘得民望,且現在諸多西川世家,為得奇術,紛繁投效龐山民帳下,荊襄九郡,一些中小世家職位,日漸難堪,難有成績,以是中曹操奸計,龐山民並不奇特。

說罷,龐山民輕歎一聲道:“不知異度公可曾想過,叛亂世家的本源安在?”

現在中原亂局,仍未平複,便是這辭舊迎新之際,曹操亦不得安寧,若其脫手抨擊荊襄,天然也在道理當中。

不過老天彷彿總不肯讓龐山民快意,新年一過,蒯越便徑往長沙一行,見龐山民後,言荊襄商會,屢生變故,蒯越命細作暗訪以後,得知已稀有家荊襄世家,得曹操承諾好處,欲背叛荊襄,轉投中原,且很多世家暗中聯絡,現在於商會當中,風言風語迭起,言之前龐山民用計中原,使一眾世家,好處有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