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時,三人三騎便於穀口停了下來,穀口流寇見三人儀表堂堂,心中驚懼,為首一頭裹黃巾之人,騎一瘦馬,率眾而出,對三人喝道:“你等何人?”
玲兒得此動靜,神情奮發,當即呼喝身邊之人,挺槍躍馬,欲入穀中衝殺一番,龐山民見狀,趕緊止住這暴躁丫頭,大聲斥道:“你這丫頭,逞甚麼能?”
;
“這位是關將軍,今後你等可為其麾下士卒。”龐山民指著關羽,心中暗歎,黃巾叛逆已被彈壓了數年,如果能填飽肚子,又有誰會做黃巾餘黨,打家劫舍?
“你願幫我家哥哥了?”關羽聞言,麵上一喜,龐山民卻搖了點頭道:“這是兩碼事兒,等候皇叔的這段時候,你我都需自保,所練強兵,儘數與你留下,也隻是全了與將軍瞭解一場的義氣罷了。”
“黃巾本來也是漢家百姓。”
於關羽帳中議事,起先關羽對於龐山民招募黃巾散勇一事興趣不大,劉備起兵之時,是打過黃巾的,在關羽眼中,那隻是一夥拿起兵器的流民,就算收攏數百流民,也算不得甚麼助力,且關羽覺得,黃巾乃是賊寇,作歹多端,碰到黃巾,儘皆剿除便是,如果招募兵勇,還不如去沿途村莊,鼓吹皇叔仁義,令士卒至心相投。
龐山民語氣平平,關羽說的正神采飛揚,卻被龐山民一語打斷,微微一愣。
於通衢之上,商隊隻行了半日,探馬便傳來動靜:火線穀中,占有著一支近百人的流寇。
“真是一群累墜……”關羽見這群災黎,圍著商隊搭起的大鍋,神情火急的模樣,口中嗤笑,對龐山民道:“此等流民,於我何用?我看還是讓他們填飽肚子,各自歸去吧!”
“黃巾作歹多端,現在群雄盤據,滿是拜那黃巾所賜!”關羽說罷,不欲多言,龐山民輕歎一聲,對關羽道:“若能夠活的下去,又有誰情願屈身從賊麼?”
於許都之時便與赤兔見過數麵,一人一馬也算熟悉,龐山民推開圍欄,來到赤兔身邊,摸著赤兔頸後柔滑超脫的棕毛,笑罵道:“若不是為了你,我又何必在這兒享福。”
相較於顛沛流浪,倒不如穩坐荊南,放心生長,龐山民現在雖無官無職,於荊南卻可一言九鼎,而跟從劉備,又能獲得甚麼?
一陣胡思亂想,龐山民不知不覺走光臨時搭起的馬廄邊,月涼如水,赤兔立於欄中,盯著龐山民,打了個響鼻。
赤兔天然是不會聽懂龐山民的言語,伸過甚密切的蹭了蹭龐山民的手臂,嘶鳴一聲。
潁川於曹操治下,大治過幾年,且鄰近天子腳下,平常賊人不敢冒昧,汝南卻不比潁川,自黃巾以後,便混亂不堪,就連現在掌汝南郡城的劉辟龔都,雖已降曹,之前倒是黃巾亂黨。
大義麼?
時逢亂世,有一支軍馬傍身,老是好的,在這黃巾輩出的汝南,便是隻募得百餘人,也算是一股能夠自保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