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203章推行紙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此次中原銀行發行的龍幣種類分為: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共八個幣種。

隻要那些世家財閥,一向以囤錢屯田賺取差價的家屬,纔敢動這個歪腦筋。

“龍”是皇權的意味,皇宮利用器物也以龍為裝潢,中原銀行能推出龍幣,很大程度上,是獲得了大明朝廷的支撐。

並且跟著中原銀行隻進不出的兌換戰略,銅錢與銀錢的代價比例也會急劇收縮,變成1100:1,1050:1即便變成中原銀行規定的1000:1也有能夠,說不定跟著時候推移,市道上的銅錢越來越少,終究變成900:1或者800:1也不是不成能。

“然後呢?當統統人都明白這個事理的時候,你感覺銅錢還會如現在這般便宜嗎?”李鴻飛笑著說道。

以是顛末中原銀行與朝廷官員多次籌議,乃至還轟動了國集會員,終究才定出一個兌換比。

“還能如何辦,就遵循剛纔的體例,以白銀收買銅錢,然後去中原銀行兌換出更多的白銀,然後持續收買銅錢..........如此幾次,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吳浩說道。

比如銀行有一千萬兩白銀儲備,那麼它就敢印製代價五千萬至一億兩白銀的紙幣。

而發行太多,又會形成貨幣眾多,大明當初發行的寶鈔,就是不遵循市場需求,胡亂髮行的成果。

“李大人,我就不懂了,為何非要接管銅錢兌換龍幣,你曉得現在一兩白銀可換多少銅錢嗎?足足1200文!也就是說,人家破鈔一兩白銀,便能在老蒼內行中兌換到1200文銅錢,然後又用這1200文,去中原銀行兌換一百二十元。如許一倒騰,平白無端賺走二十元龍幣,這買賣中原銀行虧大了!”吳浩對這類兌換伎倆很不滿。

大明立國兩百八十餘年,期間鍛造的銅幣不知多少,如果一下子全數湧出來,要不了多長時候,中原銀行就會因為儲備金不敷,從而墮入擠兌風波,龍幣打算也會是以停業。

反倒是一心隻為逐利的中原銀行,更能勝任,固然本質上來講,他們隻是想要包管龍幣好處的最大化,但也從側麪包管了市場經濟的穩定性,不會呈現拆東牆補西牆的難堪局麵。

同時另有一個更嚴峻的題目,那就是銅錢取消,中原銀行兌換的這麼多銅錢,豈不是一個無底洞?

好吧,吳浩就是一個冇有原則的人,一開端他擔憂老百姓從中賺取差價,讓中原銀行虧損嚴峻。

朝廷不太合適做這類事,因為朝廷的首要任務,是包管海內安寧,牽絆實在是太多了。

即便一家銀行的權勢再龐大,但一國貨幣體係,卻也不是某個官方權勢有才氣發行的。

不是冇有投機倒把之人,試圖製造假本票渾水摸魚,但中原銀行本票,采取了最新雕版印刷技術,以及水印防偽辨認標記,除非大明皇家科學院中的頂尖科學家結合仿造,不然普通的老百姓,還真冇體例造假。

凡事由過而不及,紙幣發行量太少,會讓紙幣變得很值錢,從而激發囤錢危急,就像以往的銅幣與白銀一樣,那些投機倒把的販子,會大肆囤積,以待漲價後再拋出來賺取差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