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文娛_第24章 遊戲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香港並不存在能量產遊戲主機板的工廠,並且,這個年代的半導體主機板,跟CPU一樣,都被視為高科技。

因為,那邊是合作敵手紮堆的大本營,如何能把出產命脈這麼等閒的放在潛伏合作敵手眼皮底下?!

除此以外,目前除了美國和日本以外,也找不到能快速量產街機的工廠。而去找日本和美國的工廠代工,林棋是不乾的!

租下門店後,林棋也冇有過分的裝潢店鋪,僅是讓人把房間打掃潔淨,與此同時,定做了遊戲廳的招牌。

林棋寧肯本身攢零件,找諳練工人慢速的出產,也不肯意去找美國和日本的街機工廠去代工。

如果一台街機賺3000塊錢淨利潤,5000台已能夠供應150萬港元的利潤。也既是說。遊戲研發本錢不超越150萬港元,把持了香港的市場,靠著自營渠道采購,便能夠收迴遊戲研發用度,銷往外洋市場,則就是純賺!

試想一個遊戲公司,光靠本地的根基盤市場,就能收回研發本錢。銷往外洋,既能純賺,那幾近等因而在市場合作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來這家店鋪是一家雙層的闤闠,但因為支出不敷付出房租,以是,合約到期就關門,冇有挑選續約,店鋪就一向空著。

更關頭的是,遊戲廳的毛利潤很高,5000台街機在自家遊戲廳自營的話,每年產生的利潤能夠超越500萬元。

以是,林旗臨時隻好讓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技術職員小批量出產。

固然遊戲已經研發勝利,但林棋臨時冇有聯絡工廠量產,仍然讓新創業電子公司小批量製作,變造邊改。製止量產發賣後,呈現了大的BUG,影響公司的口碑。

林棋大手筆租了一間麵積300平米的店鋪,改革成遊戲廳。

林棋利落的承諾的房東的前提,但是彌補了幾點,租期10年,每年房錢能夠漲10%。與此同時,十年內如果房東想要出售房產,優先賣給新創業電子公司。

而香港的製造業,在二戰時候,因為便宜的勞動力,便能夠賺大錢,以是,都有點不思進取。終究,跟著地盤本錢和野生本錢不竭上升,逐步如同溫水煮青蛙,大部分都死掉了。

1980年,3月末。

在冇有產業化量產的前提下,想要爆產能,就隻能靠著人海戰術,雇用大量的諳練工。在西歐和日本,必定是行不通的,畢竟,野生本錢太貴了。除了那些創業者,情願本身脫手做產品以外,普通的企業是采取這麼原始掉隊的出產體例,必定會被野生本錢拖累到停業!

500萬港元研發用度,已經能跟日本的遊戲廠商的預算差未幾了。隻要不是一些燒錢的高文,如許的預算在80年代,已經能滿足大部分遊戲的研發本錢。

因而同時,林棋乃至產生了把持香港遊戲廳的動機!

但是……林棋感覺,把持香港的遊戲廳,難度並不是很大……約莫隻需求開百多家店麵,便可覆蓋全部香港大部分地區和人丁的市場。而100家遊戲廳,每家一年需求50台新遊戲,一年也是5000台遊戲機的根基市場。

這兩款遊戲,已算是環球市場最熱點的遊戲了,但在林棋眼裡也不過爾爾,隻要有充足的研發職員共同,他隨時能夠搞出一堆玩爆《太空侵犯者》N個次元的爆款新遊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