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文娛_第38章 報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采訪中,林棋更是高傲的表示,參與《中華方塊》研發的員工都能夠拿到項目分紅,按目前《中華方塊》的發賣事蹟衡量,均勻每名研發職員一個月已能夠拿到幾十萬分紅……客歲那批最早插手公司的員工,估計本年便能夠成為百萬財主,林棋的下一步的目標是讓員工能拿到千萬分紅!

“不曉得新創業電子還招不招人了?”

任何期間,測驗都算是最公允,最可觀的合作體例。

隻要紅了,必定能發財。不過,這條路一將功成萬骨枯,勝利者很少,大部分人走這些路,連飯都吃不飽。

答題時候3個小時,總分數200分,能超越120分,纔有資格進入下一輪。

招考教誨,本質上是工程師教誨,最合適培養理工科的工程師。很多一流的工程師和至公司內裡的科學家,都是招考教誨的出類拔萃者。

5000人完成測驗以後,留下了聯絡體例。隨後幾天內,成績出爐,約莫隻要600多人達到合格線。

“好想插手新創業電子啊!”

在7月10日上午,香港的各大黌舍早就放暑假。

用試題停止遴選,最大程度的把一點根本也冇有的人解除在外,製止了華侈公司的時候和資本,也華侈了那些招聘者的時候和前程。

這篇報導出爐以後,全部香港震驚。

筆試內容離不開各種理工科和計算機方麵知識,為了磨練招聘者的實在學問,筆試科目題目達200題,以主觀的挑選題和名詞填空為主。每道題都有明白的答案,不存在任何歧義。

不過,卻儲存了林棋口述,新創業電子公司的利潤從幾個月前的百萬多元,升至6月份的千萬淨利潤。

而抱怨招考教誨很辛苦,如何儘力也學不會做那些困難者,本來就分歧適當工程師和科學家。

……

而大部分達到合格線的,根基都是本科和專科學曆,並且,在本科和專科也算成績相對不錯的門生,而不是全部肄業期間,隻會吃喝玩樂的廢料。

在采訪中,剪掉了很多過分於激進的政治觀點。

這類慷慨,也超越了香港市民的設想了……

“最受香港求職者戀慕的職業――新創業電子公司的產品研發職員。”

悠長以來,香港底層人想要鬥爭暴富的,要麼是希冀成為文娛明星,以及金庸、梁羽生、倪匡之類的著名的作家,或黃玉郎如許的漫畫家。

即便是但願通過儘力讀書出頭,普通都是讀工商辦理、法律和醫科。這些專業念出來,固然不希冀大富大貴,但年賺幾十萬買得起彆墅的中上階層,也為數很多。

嘉獎技術職員幾十萬?並且不止一人,而是參與研發的多人,都有份!

但測驗題目標出題者高天,不覺得然。

1980年7月,香港收視率最大的電視媒體TVB,持續幾天報導林棋的專訪和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起家過程。

不是有錢人家的後輩必然都是廢料,隻不過,含金量一定能跟貧寒後輩出身比擬。

家庭出身好的大族後輩倒是無所謂,在黌舍鍍金罷了,不但僅拿不到獎學金,並且,還需求給黌舍付出不菲的援助。

在新創業電子的訊息鋪天蓋地,林棋也就趁熱打鐵,破鈔三十萬元,在香港首要的媒體投放雇用告白。

介於報名者數量太多……以是,新創業電子公司乾脆停止一輪大範圍的書麵測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