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恩仇引_第二卷 少年求學 第〇四六章 夢中初試雲雨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大華分歧,厥國不重儀禮,君主也向來不擅權。雖如此,厥國三百二十幾年間卻鮮有奪權篡位之事產生。不但端木玉的其他兄弟不與他爭儲,曆朝曆代多是如此。

“不錯!”端木恪笑意漸盛,“與大華一戰,雖說力求速戰持久,但也絕非一朝一夕可成事。多備一天的賦稅,多練習一天兵馬,我們便多一份勝算。厥國根柢比不得大華,一旦開戰,隻能勝,不能敗。”他施政求穩,甚麼都是循序漸進,倒有點急事緩辦的意味。

然,在他與胥潛夢的統理下,厥海內政腐敗、國庫日漸充盈,為厥國北伐大業奠定了根本。這也是他多年一向深受端木瀾重用的一個啟事。

... ...

端木固保守慎重,而端木玉則激進跳脫,叔侄二人政見向來分歧,在朝堂上也頻頻爭論,自也生過嫌隙。然,端木玉即位後,還是任命端木恪為攝政大臣,暫行主君之權。端木恪也毫不忌諱新君的心機,立政、唆使、任人全然依著本身的設法。

... ...

當年,端木恪陣容毫不在胞兄端木瀾之下,然,在得知端木瀾被立為太子後,他也安然接管,並未從中製障阻擾。

“皇上,老臣久聞‘千裡眼’之名,知之卻實在有限,可否詳告?”端木恪皺著眉,躬身執禮斜首問道。

問過夏承炫的小廝阿來,梅遠塵才知他去了寄父的書房。思人睹物,乃常情麵之所繫。

端木玉聽他二人說完,悄悄點了點頭,再看向胥潛夢,輕笑道:“胥先生,‘千裡眼’多虧有你,此時,正可派上大用處!”

“哦,另一個呢?莫不是大華武林妙手中另有我們的人?”虞淩逸奇聞道。

國君之勤是為百姓之幸,國君之勉,實為百姓之福。

“夏牧炎,你竟然藏得這般深,的確是深諳政爭之道。”夏承炫趴在書案上,切齒冷哼道,“但你害死我父王,便必定了決不得善終!我必然窮經心力,誓將你碎屍萬段!”

“大華江湖之力刁悍非常,倒當真有與朝廷對抗之力。暗裡的尚且不說,明麵上的丹陽城鹽幫、若州徐家可都有稱霸一方的氣力,若能使他們與朝廷為敵,我看大華朝廷也是難為至極,一定能等閒對付。”虞淩逸接話道。他是武人出身,對大華江湖的興趣自比其彆人多些,早已摸清了那些大世家、大門派的秘聞。

“夜召三位至此便是為此。”端木玉看向胥潛夢,執禮道,“胥先生,你前幾日所提的以江湖權勢攪動大華朝綱,我感覺確是個極穩妥的戰略。滅華乃百年大計,我端木氏既已綢繆百年,倒也不急於這一時。若能在幾年以內,使武林躁動起來,天然能夠管束住大華朝廷很多資財、人物,乃至撼動夏氏的根底。恰好能夠替厥國爭奪幾年積儲賦稅、練習兵馬的時候。”

“其間無外人,也無需講究那麼很多,都隨便坐罷!”端木玉指了指地上的四個蒲團,輕聲笑道。

“可惜,他傷重而死,四年前把殿主之位傳給了張遂光。幸虧,張遂光也是個有野心的人,這些年倒替我們做了很多事。”胥潛夢如有所思地說著,“可惜,他畢竟不是我們厥人。”

端木玉擺了擺手,正色道:“無妨。他是個聰明人,固然野心有點大,但知短長、懂進退,實在是個好幫手,我們攪動大華武林靠兩小我,一個便是他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