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劍_八章 再聚恒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此時秦自吟已然醒來,吃了些飯食,仍按例大笑不止,馨律熬得湯藥,她堅拒不吃,東逃西竄,最後隻好逮住強灌。

嚴律在側亦微微點頭,孫守雲講得歡暢,持續道:“到了弘治六年,這‘色’字也掉了下來,本來無色庵冇了無字,卻留下一個典故,也算美事一樁,隻剩下一個字,可就不多數雅了,我芸燈太師祖調集弟子們籌議修匾,隻是這匾過分舊朽,隻怕一動就要弄壞,弟子們為之各出主張,爭辯不休,座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弟子,名叫雪山的,卻俄然發語道:‘本來庵無色,何必無色庵?即便無一字,一字也不添。’這本是她憶及嵐煙師太的舊事,隨口而發,卻不料芸燈太師祖因言開悟,向雪山尼施了一禮,頓時證果涅磐,當時眾弟子們覺得雪山尼竟能點化芸燈太師祖,可見慧根非淺,不顧她春秋幼小,便攙扶她做了本派掌門,修匾的事也便再次停頓,這缺字之匾就如許一向掛到現在。”

當下馨律命人將秦自吟抬至藥室房,本身研討病理不能陪客,便讓意律、神律條約嚴律呼喚眾尼,安排齋飯為常思豪等人拂塵洗塵,常思豪提出要到晴音涼音兩師太靈前拜祭,便由神律伶仃引著去了。

常思豪、春桃和阿遙三人留下用罷飯食,又在客房暫歇。春桃道:“馨律那麼年青,如何治得了大蜜斯的奇症?少主爺說的真是她麼?”常思豪道:“你有所不知,她在大同曾替老太爺裁發接過脈管,醫道非常高超,現在她已是恒山一派的掌門,我們發言要重視分寸。”春桃低頭道:“是。”常思豪歎了口氣:“但願馨律掌門妙手回春,能將吟兒早日治好纔是。”忽地想起阿遙在路上說過秦自吟規複神智,一定比現在這模樣歡愉的話來,內心又是一陣煩磨。他在屋中踱來踱去,難以安坐,好輕易熬至傍晚,這纔到藥室房探聽環境。

於誌得見她雙腳站在門裡,竟然連門檻都不邁出來,眉心微緊,臉上便不多數雅。

“請等一下。”常思豪打斷道:“這便不對了,剛纔女人言說,紅陰師太所創的乃是‘天峰派’,怎地現在倒是‘恒山派’?莫非是口誤?”孫守雲點頭笑道:“非也。常少劍有所不知,因這山脈原叫天峰嶺,故我派自唐末創建,一向稱為天峰派,傳了五百餘年,直到大明弘治年間,當時的掌門芸燈師太,也就是我們的太師祖,偶爾救得孝宗天子一命,故而天子改封此山為北嶽,我天峰派也就此改了名字。”常思豪訝然道:“本來恒山這北嶽竟是皇封。”孫守雲笑道:“是啊,本來的北嶽恒山是在河北省曲陽縣,乃是太行山脈的一峰。”

常思豪感覺此事很成心趣,讚道:“公然是前輩高人,風采絕俗。”

於誌得坐下來,不大工夫,小尼來往穿越,盤碗連續上桌,他執筷瞧去,左一碟水煮茄子,右一盤素炒豆腐,邃密一點的也不過就是粉皮切絲加了點兒鹽,不由大皺眉頭。偷眼向中間瞧去,意律等尼又不能陪著這些男人用飯,一個個拎勺托桶站得遠遠,特彆阿誰嚴律,臉上冇點笑容,便這滿桌都是山珍海味,也吃不下了。他好輕易熬到常思豪拜畢返來,趕快湊上去道:“常爺,我們所帶軍人皆是男人,在恒山上多有不便,隻怕影響了師太們的清修,不如留下幾小我服侍,剩下的由我帶著下山,回客店入耳信,您看如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