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223 國難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聽陳觀魚先容淮安環境的時候,江以達始終是一臉喜色,拍案子都不曉得拍了多少回,手拍紅了也渾然不覺。

因為淮安府比年受災,以是朝廷一向都有賑災款發放下來,這就給了經手的官員以揩油水的機遇。在韓文到淮安到差之前,從淮安府至上麵各州縣,各級官員都風俗於向賑災款伸手,朝廷撥下來的款項,終究能夠有一半落到哀鴻手上,都算是榮幸了。

章襄等人見蘇昊不懂停業,並且不肯意多管事,也是心中暗喜。他們不時給衙門送來一些魚肉菜蔬、書畫古玩之類,還給蘇昊找了幾名姿色不錯的暖床丫環。蘇昊嘴上說著客氣話,手底下則是照單全收。當然,那幾名丫環他是不會往本身房裡放的,而是直接打發到袁雅梅她們那邊去住,讓她們平時賣力做做衙門裡的家務事。

誰都曉得大明無官不貪,但貪汙在任何時候都是能夠用來進犯政敵的兵器。能夠設想,如果蘇昊涉嫌貪汙的證據被擺到朝堂之上,會有多少人義憤填膺地要求對他予以嚴懲,到當時候,萬曆也罷、王錫爵也罷,恐怕都很難保住他了。

除了有關章襄等人的資訊以外,陳觀魚還體味到了有關淮安府的其他環境。彆看淮安府比年災荒,百姓乃至衛所官兵都苦不堪言,但本地的官吏、豪強的日子並不難過,乃至能夠說比其他州府的官吏、豪強活得還要津潤。他們能夠錦衣玉食的訣竅也很簡樸,那就是操縱淮安的天然災害,發國難財。

人手增加了,花消也就大了。工部和兵部給的用度,隻夠保持少數一些職員的人頭費,蘇昊部下的兵士、繡工、衙門的雜役以及陳觀魚奧妙聯絡的耳目等,都需求由蘇昊自掏腰包來贍養。短時候內,蘇昊的積儲還能夠支撐得起如許的開消,將來要持續生長,就隻能希冀在京師的那一大攤子財產了,蘇昊對此倒是很有一些信心的。

“這大明江山,就是毀在這些人的手裡了!”

“我隻是憤恚罷了。”江以達道,“丙南,我們讀的是聖賢文章,聖賢教我們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著這些贓官貪吏魚肉百姓,我真是難以忍耐。對了,改之兄,獨文兄,你們說這些府縣官員,也都是讀書人出身,如何就一點品德都不懂呢?”

蘇昊不是一個魯莽人,越是麵對龐大的局勢,他越沉得住氣。他曉得,要想動章襄這些人,必須謀定而後動,要麼不打,要打就必須連根肅除,不留任何後患。

徐光祖帶返來的動靜,讓蘇昊非常震驚。他事前猜到了章襄等人必定會在河道工程上撈油水,但冇有推測會撈得如此過分。這類事情,在大明宦海中屬於公開的奧妙,但對於蘇昊來講,就構成了一個極大的費事。

馬玉沉吟道:“丙南兄說這些事與我等無關,我倒不如許看。要治河,離不開百姓的支撐,如果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他們就不成能主動地支撐我們治河。光靠我們這幾小我,哪能把河道治好?不過,如何懲辦這些贓官貪吏,我也想不出一個好體例來,改之兄向來高瞻遠矚,可有何良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