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臣_第三十四章 特產商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可多虧了你趙老弟,嘿嘿,你是如何曉得丁大人喜好把玩硯台的,平白把這麼動靜贈了我,我才得了丁大人歡心。”提及這些事,李道岑倒是把剛纔的不鎮靜扔一邊了。

說罷,趙銘道隨仆人穿過遊廊,進了清幽的小院,推著花廳的們,內裡已經安插恰當,拚起的大圓桌上擺滿了青花細瓷食具,一個挽著髮髻的女子正帶兩個丫頭籌措,見了趙銘道,斂衽施禮:“千戶老爺,請先用膳吧。”

聽到趙銘道不清理軍屯,李道岑更是喜好,又提及買賣來,他乾脆笑了,他在文昌多年,陸地貿易私運這塊早就插手上了,本地的士紳誰不參與這等事呢,以是提及來頭頭是道,趙銘道見他真的在行,說道:“如果海貿利潤最高的東西,莫過於生絲了,隻是我在瓊府多地跑動,貨源非常不敷呀。”

作為本地官員,他很清楚,清瀾千戶所的軍屯地盤和大部分軍戶早就被本地鄉紳侵犯了,清理軍屯就是從他們嘴巴裡拔牙,這是要惹出大亂子的。李道岑罵道:“這個陳梓君,真是殺人誅心,害你害我呀。”

“多是閩廣,遠可達江浙,若再遠便是倭國、琉球了。”李道岑說。

趙銘道坐在堂內,品著上好的茶,耳邊聽著後堂陳梓君與李道岑的辯論,聽到好笑處,隻能掩嘴,以免發作聲音,如果這李道岑當真是個能說會道的妙人,推辭任務起來一套一套的,又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性子,陳梓君也拿他冇轍。

李道岑微微點頭,心想剛纔趙銘道提到生絲,因而說道:“老弟,你能夠不曉得,洋人所好的生絲、瓷器、鐵器本地都不產,還需求外埠輸入,本地商賈,比方海忠介公的子孫,都是販瓊府檳榔、椰品、藤藝去漳泉一帶,再在閩浙采辦生絲返來下南洋貿易的。我們文昌有幾個熟諳漳泉的,能和鄭家說上話,你若想參於出去,我幫你引見。”

趙銘道笑說:“我初來乍到,甫為千戶,上高低下可不得用心麼。”

“不忙,先上些茶點,我再等一會李大人。”趙銘道淺笑說道。

李道岑越看趙銘道越是歡樂,看了滿桌的酒菜,一拍腦袋:“幫襯著說話,忘了請你退席了,來,老弟快些請。”

而這統統都冇有瞞著李道岑,隻不過是先斬後奏,李道岑也接管了趙銘道一手打造的腳本。壓服李道岑並不困難,因為洋船犯境的事,身為本地牧守的李道岑遭到了洪天擢詰難,若非他一張銀票直接使到了肇慶的總督衙門,他這個縣令早就嗚呼哀哉了,可也讓他喪失很多,而僅僅是幫手趙銘道藏船這件事就得了一千兩銀子的好處,李道岑天然不會放過這個彌補喪失的好機遇。

“那有冇有洋人愛好的貨色?”趙銘道問。

趙銘道笑了笑,明白李道岑這是要和陳梓君耗到底了,也不著惱,對仆人說道:“你家老爺真的抵擋不住了,就送一壺 茶出來,保管有奇效。”

過了小半個時候,李道岑揮灑著袖子,氣沖沖的出去,對趙銘道說道:“趙大人,你說的可真冇錯,那陳梓君就是個屬牛皮糖的,甩也甩不開,哼,也不曉得發了甚麼瘋,本官見他暑熱氣悶,請他喝茶,他卻撒了一地,真是斯文掃地。”

趙銘道擺擺手,他雖說想要出海貿易,但贏利隻是一方麵,首要的目標還是前去澳門采辦軍器,可不想再去閩浙轉港,因而直言說道:“李大人,如果我出海,第一站便是要到澳門去,瓊州出產貨色當中,何為佛朗機人愛好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