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士_第二十章 初入蒙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位劉相公,講起書來循循善誘,而非填鴨式的教誨。從人道善惡,講到孝道,讓人聽起來不會產生涓滴膩煩,想到此處,他不由戴德,能拜這麼一名教員,真是他莫大的幸運。

“聽懂了。”

劉源讀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便停了下來,又從第一句開端講起:“人道本善,乃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論”。先賢孟子以為,人道中帶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

......

“謝先生。”二人朝他躬身拜了拜,一左一右跪坐在了下方的榻幾前麵。

隻要根本教誨踏實,今後作文才氣跟得上,循序漸進嘛,他一點也不急。

沈昌笑了笑:“本來如此。”內心卻想,劉相公的一個小廝隨口說句話他都聽不懂,完善的實在太多了,內心悄悄下了決計要儘力奮進。

劉源清咳了兩聲,順手翻了翻冊頁,輕咳了兩聲,緩緩的道:“疇前你二人皆是鄉野頑童,但自本日邁進此門起便是學子,一言一行皆要有所思再有所行。將來哪一日被我聽到你們行惡事,那我們的師徒交誼也就了斷了。到當時,不必來問我,也不必來見我,便當作從未有本日之誼便可。”

他微微沉吟一瞬,接著道:“此意並非是說人生來便是君子,而是抽芽,抽芽可否長成參天大樹?這誰也冇法斷言,因為你所餬口的環境分歧,接管的教誨分歧,人便有了善惡之分。”

“是。”二人齊聲答覆。

他略微停頓,沈康兄弟反覆著念著,窗外飄散著零散的雪花,朗朗讀書聲飄出木窗,迴盪在情致高雅的院落中。

“端方坐姿!拇指推筆,食指壓筆,中指勾筆,知名指擋筆,小指托筆!真笨!”這一番話劉源說的又快又急,到了最後不由罵了一句。

王允,便是那位屢敗屢試的童生老邁爺。

劉源道:“這是我為你們鈔繕的3、百、千,你們拿歸去好生練習。”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或許前麵另有孝經、二十四孝、王陽明的高文《社學教條》等等。

“沈昌,這是筆,是筆,不是鋤頭!再用力就斷了!”

這是沈康第一次拿羊毫,要練一筆好字可不輕易,他的手略有些抖,沾飽了濃墨...

沈康想說,跪坐真的很累,腰痠背痛腳麻,可他不敢說啊...隻能白著臉勉強笑。

劉源唇角微微一勾,轉頭去看沈昌...“你在做甚麼?鬥大的字...你這一刀紙能寫下幾個字?你家本身能造紙還是如何著?我同沈康說的你冇聞聲嗎!起筆首端粗重側逆起...”

劉源目光掃視著沈康與沈昌,見兩小兒並未有甚麼神采竄改,又半眯起眼睛,接著,一字一句,緩緩的道:“我為你們定下五點端方,你二人聽好。”

雙腿併攏而跪,屁股悄悄坐在腳後跟上,這類姿式實在難過,可上身卻還要保持端方、不偏不倚,的確就是折磨。

沈康正愁冇有教科書,本來劉源早有籌辦。

“謝先生教誨。”沈康心中佩服。

他緩緩的提腕落筆,接著道:“起筆首端粗重側逆起,行筆中鋒逆走,筆劃飽滿均勻,收筆尖細露順鋒。你看,如許就好了。”

沈康手扶著榻幾,雙腿已經發木,這一站起家來,渾身的血液彷彿都往腳上灌去又酸又麻又癢,說不出來的酸爽。好不輕易站了起來,恭敬的朝著劉源行了一禮,接過了寫滿筆跡的宣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