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_第134章 驚慌失措,荒唐應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忠心感激每一名訂閱本書的書友,感謝。

晉南現在有流賊三四十營,號二十萬之眾,自家統轄山西,陝西諸鎮官兵不敷萬人抵抗,麾下皆無戰心,實在是軍餉欠發,兵無戰意,強行差遣,反倒鬨出笑話,前番以太原左衛參將統屬兵將兩千追逐流寇,戰後查對戰果,真叫人啼笑皆非。

“當真?!”張宗衡聞言瞪目,麵露精光,如果如此,何嘗不能活命,歸正到了此等境地,山西局勢已是有力迴天,如果一旦暴光,上高低下有司衙門,一個也彆想跑掉,至於招安以後如何,屆時再計議去了。

那幕僚也是被逼的無法了,直接拋出一句叫張宗衡傻眼的話來,“擺佈是個難堪,何不兩害相權選其輕,既然代州賊人有招安之意,何不先行約談,隻許先行補上朝廷欠額,再行招安之計,若賊人至心實意,則必藉此消弭隱患,戔戔賊寇,若等雄師安定晉南,再行北進,屆時叫其人頭落地,高低具得好處,那個曉得?”

那幕僚冇的法了,乾脆和盤托出,“大人,佈政使衙門魏伯安就在廳外,我早就聽聞徐大人有藉機調離是非地的設法,可惜現在天大的洞穴不堵上,恐怕遲早垮台,何不請他一道前來商討?再者,總兵官尤世祿亦是以犯難,推委疾病纏身,眼下恐怕也是寢食難安,乾脆一道請來,商討安妥,隻需高低一心,朝廷必不曉得。”

這些題目,都深深困擾著山西高低文武。上至總督,下至州縣,全數杜口不談,畢竟這事一旦上達天聽,恐怕就叫自家人頭落地了。

光晉中代州,保德兩州並振武衛軍屯,寧武,偏頭,老營堡等衛所軍屯稅賦全數喪失,再者州縣所付各曰萬餘石,數萬石等本年稅賦。全數被劫,按山西佈政使徐從治所言,缺額以十萬計,這天大的洞穴,如何去彌補?

張宗衡也毫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眼下見有活路,那裡不死死抓住,直接道,“本督這利市劄一封,召回尤總兵,親身麵議,你且出去,密查魏伯安的口風,如果事成,相邀徐佈政往臨汾一敘,此事擔擱不得,卻也草率暴躁不得,你務必謹慎籌辦。”

臨汾府城地點之地,現任宣大總督臨時節製諸軍衙門裡。

又彷彿抓住了拯救的稻草,“此事乾係嚴峻,若無有司衙門一道諱飾,必叫泄漏風聲,屆時,我等具是人頭不保啊。”

張宗衡聞言,憂?的搖了點頭,“何其難也。晉中炊火四起,各地多報匪患。恐叫不下數萬之眾,半晌之間,冇法全麵,而朝廷逼迫甚急,本月已發公文數道,催促糧餉。我前番以宣府巡撫沈棨(念qi)先挪撥駐屯軍糧五千石運送薊遼處,可惜車水杯薪,缺額甚大啊。”

一年約老邁不堪,身著便服之裝老者,咋一看麵色淒苦,眉皺叢生,這便是堂堂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張宗衡張大人了,現在他端坐正堂之上,手中拿著一封未署姓名之手劄瞧著,不時舒展眉頭,久久以後,才感喟了一聲。

曰破賊三千,追殺三十餘裡大勝之,突然聽聞欣喜若狂,可叫軍中查驗,其部仆人喪失七人,兵丁逃竄二十餘員,外帶折損騎軍四人,隻砍下賊人頭顱一具,俘獲青壯十二人,婦孺百人罷了,這也叫大勝?莫要覺得自家老胡塗了,砍些百姓前來冒功,這等事,幸虧冇叫按察使衙門曉得,不然恐怕又得問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