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_第134章 驚慌失措,荒唐應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張宗衡瞧著他出門的身影,半響冇有落座,隻是長歎了一口氣,仰天無語……(未完待續。)

“當真?!”張宗衡聞言瞪目,麵露精光,如果如此,何嘗不能活命,歸正到了此等境地,山西局勢已是有力迴天,如果一旦暴光,上高低下有司衙門,一個也彆想跑掉,至於招安以後如何,屆時再計議去了。

忠心感激每一名訂閱本書的書友,感謝。

自從秦地流竄至晉地的流寇殘虐以來,他得朝廷嚴令,統轄宣大精銳八千多人,一向駐紮臨汾,每日拿著這般得勝,那般大捷的奏本看著,內心底卻早就不報任何但願,流寇之眾,曰二三十萬人,而自家以不到一萬朝廷兵馬圍殲,不過拆了東牆補西牆罷了。

“代州局勢腐敗致斯,如何交代的疇昔啊。”

又彷彿抓住了拯救的稻草,“此事乾係嚴峻,若無有司衙門一道諱飾,必叫泄漏風聲,屆時,我等具是人頭不保啊。”

那幕僚也是被逼的無法了,直接拋出一句叫張宗衡傻眼的話來,“擺佈是個難堪,何不兩害相權選其輕,既然代州賊人有招安之意,何不先行約談,隻許先行補上朝廷欠額,再行招安之計,若賊人至心實意,則必藉此消弭隱患,戔戔賊寇,若等雄師安定晉南,再行北進,屆時叫其人頭落地,高低具得好處,那個曉得?”

光晉中代州,保德兩州並振武衛軍屯,寧武,偏頭,老營堡等衛所軍屯稅賦全數喪失,再者州縣所付各曰萬餘石,數萬石等本年稅賦。全數被劫,按山西佈政使徐從治所言,缺額以十萬計,這天大的洞穴,如何去彌補?

張宗衡也毫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眼下見有活路,那裡不死死抓住,直接道,“本督這利市劄一封,召回尤總兵,親身麵議,你且出去,密查魏伯安的口風,如果事成,相邀徐佈政往臨汾一敘,此事擔擱不得,卻也草率暴躁不得,你務必謹慎籌辦。”

偌大的攤子,交由自家一手籌辦,可惜現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今歲下撥餉銀不過戔戔四萬兩銀子,宣大一線不提,畢竟駐紮原地,苦死守著幾畝軍田刨食,還能勉強度日,但是山西鎮的局勢,就真逼真切的叫人絕望了。

實在是晉地已無糧餉可支,前番他以奏本送達都城,祈求天子留山西鎮今歲三餉(∑,練,剿,遼)節流十萬金留在晉地,充作軍資,成果天子不準,以遼東大戰期近,嚴令馬上押送進京,可山西鎮眼下那裡另有這般多的稅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