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山陽拔貢王永熙亦踏足此園,感其美輪美奐,留下傳世佳句:“園門向大河敞懷,月夜遊人醉意濃。光陰流轉兒孫長,百花殘落再重生。”
“黃帝感其孝行,遂聯手炎帝,共克蚩尤,驅之於蠻荒之地。自此,炎黃二帝引領萬民,打獵農耕,取火禦寒,與天然調和共生,繁衍生息。
旎嘯憶起,此城以北數十裡,清江浦畔,似有一分堂藏匿其間,名叫風霜門。
“炎帝目睹愛女隕落,怒濤狂湧,悲呼震天,女娃之魂,化作暴風驟雨,電閃雷鳴,痛斥六合,其孝心感天動地,化身為七彩神鳥,迴旋海天之間,以喙擊浪,誓要填平海灣,挽救父王。
為減緩這沉重的氛圍,駱風雁忽而展顏一笑,調皮地問向旎嘯:“你可曾曉得,這淮水之名,從何而來?”
至第三日,她終向旎嘯輕語,願往更遼遠之地,縱情山川,以解胸中塊壘。
“你剛纔在想些甚麼?”駱風雁側首,眸中儘是體貼與獵奇。
翌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日懸碧空如洗,萬裡晴空無垠。旎嘯攜駱風雁穿越於販子繁華,兩圈遊罷,倒是有些意猶未儘,遂發起遁入城郊,尋覓一番野趣。
喜好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請大師保藏: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當年,蚩尤得勝炎帝,將其囚於不止山麓之東海灣。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年方豆蔻,目睹父難,心如刀絞,憤然孤身下山,誓與蚩尤決一死戰。鏖戰數日,終因年幼力微,倒於沙岸之上,英勇戰死。
水路迢迢,不過半日風景,清江浦之景已模糊可見。遐想當年永樂十三年,平江伯陳瑄為保漕運通暢,沿趙宋沙河古道開鑿此河,遂得“清江浦”之雋譽,傳播至今。
一日,旎嘯發揮妙手,為柳鶯鶯肅除體內毒蠱,幾經周折,毒蠱儘除,連那晚所受以內傷亦隨之病癒。柳鶯鶯見旎嘯似有送客之意,加上管紹幾次催促,提及總壇之事,她終是應允了歸期。
旎嘯麵露難堪,卻也以禮相待,知她即將遠行,遂抱拳說道:“綠水青山,路長水遠,望後會有期。”
正德天子至此,樂而忘返,山陽才子揮毫潑墨,頌曰:“百花齊放映竹梢,碧水之畔奇奇亭。亭台樓閣驚午夢,花霧環繞惱春晴。”
現在,旎嘯與駱風雁二人,棄舟登岸,安步於清幽小徑,旎嘯心境飄遠,山莊古籍中的舊事如潮流般湧來,直至駱風雁幾聲輕柔呼喊,方將他從往昔的思路中和順喚醒。
去歲此時,武當天一真人談及一樁秘辛,言正德天子南巡,路子淮安,不料在清江浦遭受落水之厄,旎嘯令風霜門弟子暗中探查。此門派於江湖中自成一派,行事低調。
繼而,她向駱風雁悄悄點頭:“mm亦要保重。”駱風雁微抬素手,含笑迴應:“柳姐姐也是,一起安然。”
念及此,旎嘯心想到,何不藉此良機,泛舟清江浦,既賞秋色無邊,又探秘當年正德天子落水之本相。將此意與駱風雁相告,她聞言雀躍不已,次日晨光微露,二人僅攜乾糧水囊,覓得一扁舟,逆流北上。
駱風雁聽罷,眸光微閃,她博覽群書,天然曉得此中啟事,因而點頭道:“是的,此地本是淮水悠然流淌之所。然北宋末年,金戈鐵馬,東京留守杜充一計決黃河,使河水改道泗水入淮,意在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