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衝復甦後,服膺秦天戈的囑托,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在另一處疆場,常元昌帶領十數名妙手將畢朋團團圍住,兩邊苦戰正酣,六合間彷彿隻剩下兵器交擊之聲。
特彆是當得知有韃子軍人和白蓮教餘孽在此反叛時,眾官吏與遊擊將軍、守備、千總等人更是舉全州之兵,浩浩大蕩向這邊圍攻而來。
隨後,七辰使者兩隊山莊弟子依計分開固原州,常元昌則令天火門妙手斷後,他親身押著奄奄一息的畢朋前去城外西南之地。旎嘯則悄悄尾隨厥後,暗中察看。
“我常元昌身為男兒,自不會因小我恩仇而背叛天火門。我也深知天火門權勢龐大,若如白蓮教般勾搭內奸、毀滅大明,那不如從本源肅除,蕩平天火門。但若天火門能為民族大義而力抗內奸、保護中原九州,名聲稍遜又何足掛齒?”
所幸的是,韃子首級阿赤兔已死,邊軍總兵秦天戈也命喪鬼域,唯有白蓮教堂主畢朋幸運逃脫。
他剛到長城,又聞秦天戈雖勾搭內奸,但真正的幕後黑手倒是白蓮教。畢朋收了韃子財帛後,竟殺秦天戈滅口。
稍傾,另一名親衛李二衝重傷未死,掙紮著爬過來,一把扶起秦天戈,哭喊道:“將軍,將軍!”
待到戰事停歇,煙霧散去,隻見四周屍橫遍野,官府與城中軍士一一搜刮,發明數百人已命喪鬼域,唯有一人重傷未死,恰是秦天戈的親衛李二衝。
言罷,他瞪目而逝,氣味全無。
江湖之上、朝堂以內,這兩件事皆被傳得沸沸揚揚。
畢朋雖技藝超群,但孤身一人麵對常元昌等人的圍攻,加上身邊獨一三名妙手互助,四人之力畢竟難以抵擋常元昌一方的淩厲守勢。
旎嘯心知,這動靜定是那逃出的韃子軍人所傳。
常元昌拱手道:“旎嘯公子,你不必多言。本日之事,我方知江湖當中另有不計私仇名利、隻為大明之人。
固然此事並非本城官吏與軍士所為,但瀆職之罪卻難以逃脫。三方人頓時百人來到此城數日,竟然事前未獲得半點風聲,如此嚴峻的失誤與瀆職,恐怕光是朝廷的禦史就能將他們罵得狗血淋頭。
就在這時,聞聽腳步聲,有十數人正朝這邊殺來。李二衝兩眼肝火中燒,卻服膺將軍遺言,提著刀,決然決然地朝另一個方向奔去。
眾官吏聽完,嚇得盜汗涔涔,一是因為韃靼首級阿赤兔、白蓮教的一個堂主畢朋潛入城中卻未被髮覺;二是因為這兩方權勢竟然與邊軍衛所的一名總兵在此發賣軍需物質。
城中產生如此劇變,天然轟動了官府。知州雖不在,但推官、同判敏捷反應,一邊帶領官府捕快、牙吏前來,一邊告急奉告城中的遊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