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_第374章 話與太子難投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旎嘯倉猝站起家來,正欲開口,卻聽朱常洛語帶憂愁,聲聲切切:“旎輔衛當知我眼下之艱钜,身處這勖勤宮,每日皆如芒刺在背,唯恐父皇旨意忽至,廢我太子之位,貶為百姓,逐出京師。

“雖我有朝臣力保,於父皇麵前據理力圖,然我也是聞得,鄭貴妃這些年拉攏了很多朝臣。

“我雖不通兵法,卻也曉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萬裡迢迢,糧草之運,豈是易事?恐無一國能為此豪舉吧?”

論及法家治國之道,誇大律法之重,主張以嚴明法製理國;述及道家有為而治,輕徭薄賦,與民療養;

旎嘯說道:“紅夷大炮之威,豈止百步,數百步、千步以外,也能殺敵製勝。弓箭之能,僅在一人一命,而此炮之下,數人數馬皆可化為齏粉。”

“我雖貴為當今太子,卻如同被囚於此勖勤宮,其中滋味,想必你也是心知肚明。

“觀中原汗青長河,太子被廢之事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慘遭殛斃,亦屬平常。

旎嘯聽罷,心中略有絕望。

現在,朱常洛嗓音哽咽,似有百般委曲,“觀今時本日,旎輔衛正蒙聖寵,便是那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和東廠,也對你趨炎附勢。

朱徽娟偷瞄了父親一眼,鼓起勇氣,對旎嘯說道:“小叔叔,我母親病得甚重,我聞聽您技藝高強,醫術亦是了得。”

乃至陰陽家之說,旎嘯皆有所瀏覽,唯獨儒家之學,未置一詞。

朱常洛見狀,眉頭微蹙,麵色不悅,沉聲對朱徽娟說道:“娟姐兒,怎可如此失了禮數?”

念及此,旎嘯耐煩釋疑:“太子殿下,我大明雖看似繁華昌隆,雄師百萬,然殿下可知紅夷大炮之威?”

見旎嘯遊移,太子朱常洛忽地起家,向旎嘯深深見禮。

“然也令人愚笨僵化,漸成無形桎梏,崇文抑武。殿下試想,若外族蠻夷日趨強大,幾次來犯,當時何故應對?”

言罷,朱常洛雙眼淚光閃動,再次躬身拱手,言辭誠心:“望旎輔衛勿吝見教,勿言虛妄,但吐肺腑之言,助我安定太子之位,朱常洛在此感激涕零。”

朱常洛之太子位,多賴朝中文臣的力保,而這些文臣多為士子出身,飽讀四書五經,深受孔子思惟熏陶,天然對旎嘯之語不覺得然。

旎嘯虛扶太子,欲使其歸座,然太子身形未動,旎嘯無法,目光轉向太子身後的王安,隻見王安也是對他深深一躬,麵上儘是誠心要求之色。

“那殿下可知其真正能力?”旎嘯再問。

豈料旎嘯又說道:“再觀我中原往昔,春秋戰國之前,孔孟之道尚未流行之時,九州大地多出英勇武將,麵對外族蠻夷,皆能奮勇抗擊。

朱常洛正要發怒,旎嘯卻站起家,悄悄按住了太子的手臂,轉而對朱徽娟說道:“姐兒,你母親的病,可曾請了太醫前來診治?”

朱常洛聞言一愣,脫口而出:“你都說了,外族蠻夷為一群未野蠻之輩,我大明何不教養他們?再者,我大明現在精兵百萬,良將千員,對於周邊蠻夷,何懼之有?”

他緩緩答道:“太子殿下,儒家之學,教養世人,令人知禮守德,忠孝仁義,此誠無錯。

“若非太後、皇後及一眾忠臣極力相護,我恐難有本日與你把酒言歡之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